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江淮传真>>地市新闻>>合肥

合肥,向“光”而行!

2024年01月04日16:19 | 来源:合肥在线-合肥日报
小字号

  2023年,合肥抢抓能源绿色转型带来的发展机遇,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持续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加强多元化应用示范,推动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招大引强集聚产业

  2023年10月10日,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安徽清电硅业有限公司一期10GW单晶硅片项目正式投产。项目从开工、交付到第一台设备进厂投产用时仅100天,又一次彰显“合肥速度”。

  安徽清电硅业有限公司是光伏行业独角兽企业清电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控股公司。作为合肥光伏产业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之一,安徽清电硅业有限公司专注于光伏硅基业务中单晶硅片的生产与研发,致力于用科技创新打通光伏制造产业链中的瓶颈,推动合肥区域光伏产业结构向高端一体化迈进。

图片

  清电光伏科技安徽清电硅业有限公司效果图。(企业供图)

  清电硅片的投产,进一步提升了合肥先进光伏产业集聚力。

  2023年,合肥市坚持项目牵引,持续构建项目签约、开工、投产的全流程闭环服务体系,全力推进先进光伏及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布局。

  截至目前,合肥先进光伏及新型储能产业已集聚了上下游企业100余家,除硅料等高耗能环节外,已形成“原材料-硅片-逆变器-电池组件-电站建设运维-新型储能-智慧能源”的完整产业体系,光伏产业成为新兴增长极。

  研发创新夯实竞争力

  近日,位于庐阳经开区的大恒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派火热生产场景。焊接、排版、层压、装框……各种先进加工设备有条不紊地运转着,不一会儿,一块块表面光滑的组件就“诞生”了。

  “我们每天可生产1万余块全面屏光伏组件,产品远销全球多个国家。”大恒能源相关负责人介绍,光伏组件常年在户外运行,组件底部积灰容易导致大量发电损失,这一问题困扰行业多年。该企业生产的全面屏光伏组件因其正面无边框的设计,让组件产品具有自清洁、不积灰、多发电的优势。经测算,这款光伏组件年发电量较常规组件提升6%至15%。

  作为一家本土光伏龙头企业,大恒能源凭借自主创新能力,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目前已形成集硅片、电池、光伏组件、光伏电站的垂直一体化产业链布局。

  为持续引导产业往高处攀、向新处闯,合肥积极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支持企业参与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领域标准制定修订,培育一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同时,加强高端人才引育和产业人才培养,加大对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领域优质项目的支持力度。

  从“点滴星光”汇聚为“万丈光芒”,“合肥造”光伏,正加速走向全世界。其中,阳光电源光伏逆变器出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

图片

  由阳光电源建设的位于巢湖市夏阁镇、柘皋镇、苏湾镇交界处的50MW荒山综合治理光伏发电项目。张大岗 摄

  为支持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合肥积极组织和鼓励企业参加境外专业展会。同时,优化完善产品出运通道,加大对先进光伏、新型储能企业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力度,促进本地产品“卖出去”。

  政策支持推动场景应用

  由于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具有间歇性和不稳定性等特点,大规模接入电网影响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解开这一难题的钥匙便是储能。

图片

  肥西县花岗镇“渔光互补”光伏电站于2023年11月正式送电。

  日前,位于肥西县花岗镇的合肥最大“渔光互补”光伏电站正式全容量并网发电。该光伏电站是肥西与阳光新能源公司合作的光伏发电示范应用项目,预计年发电量约1.8亿千瓦时,可满足约180万人一年用电需求。

  该项目采用阳光新能源创新的光储融合解决方案,配置了一套新型液冷储能设备,以“光伏+储能”高效耦合的方式,实现多能融合,在提升电网灵活性与新能源消纳能力等方面形成光储融合创新示范。

  近年来,合肥持续完善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支持政策,不遗余力地以应用市场拉动产业发展,积极推动屋顶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等发展,鼓励开放光伏+农业、光储充一体化等创新场景。

  与此同时,合肥新型储能产业在关键技术攻关方面不断实现新突破。目前全市共有新型储能领域国家级科研平台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9个。诸如阳光电源储能变流器、光储充一体化方案全球领先;国轩高科“JTM+磊石”换电技术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责编:黄艳、金蕾欣)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