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投工业科技有限公司2023年度成绩单出炉

岁序常易,华章日新,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在合肥市委市政府、市国资委的坚强领导下,合肥工投工业科技有限公司围绕四个转型定位,迎难而上,稳健前行,再塑工业科技新形象、新品牌,要素集聚集约作用突出,科创载体功能明显,运营服务围企赋能,企业发展稳居台阶.....
全力夯根基,党建引领激发活力
2023年是基层党的建设工作攻坚克难、争先创优、砥砺前行的一年。
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党建工作取得新成效。
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举办读书班、参观培训等110次,覆盖近1200人次;开展调查研究90余次,聚焦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深悟透做实。
深化党建业务深度融合,扎实推进星级支部建设,创优党建工作品牌,激发党、群共建新活力,完成“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16项,让党旗高高飘扬在项目一线。
全力筑平台,企业培育捷报频传
坚持培育和招引相结合,积极引导企业主动创新升级,已招商入驻企业1308家,其中高新技术企157家,规上企业97家,上市公司27家,专精特新24家。2023年新增入园企业154家,上市公司1家,规上企业4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
5月10日,工业科技所属园区工投·立恒工业广场(二期)科创园喜获“省级农民返乡创业示范园”殊荣。大大提高返乡创业核心服务能力,聚合行业资源力量,形成产业发展生态圈,为乡村振兴赋能。
5月30日,安徽省科学技术厅、合肥市经济与信息化局、庐阳区人民政府网站公布科技型、专精特新、老字号企业名单,工业科技园区78家企业入选。
7月10日,合肥市2022年度工业企业亩均效益评价结果公示,31家园区企业获亩均效益评价A、B级,其中英腾嘉科技、大千生物、元琛环保等18家拟定A级,汉帮家具、深朝电子等13家拟定B级。
7月14日,安徽省经信厅公示第五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工投·立恒工业广场联创生物、磐石智能等2家企业上榜。
12月18日,安徽省经信厅公布2023年安徽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拟认定名单,合肥庐阳工投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成功通过复审,获批省级资质。
全力促产业,共建共享科创生态
产业是发展之基,是经济“压舱石”。围绕合肥市16个重点产业链,循链招引,延链补链,主动拓展引进创新能力强、产业层次高的“链主”企业及项目。
2023年1月,科创小镇引进凤麟核项目,成功签约合肥中子科学研究院。该项目预计五年内引进、培育孵化科技型企业不少于30家,累计实现总营收不少于10亿,总税收不少于2.5亿。
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签约落户工投·蜀山慧谷。将依托蜀山经开区发展优势,构建完善产业链生态,助力提升源头创新能力,形成智能制造业企业研发基地,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产城融合示范区和合肥重点片区新亮点。
工投·高新智谷入园项目——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数据空间研究院,是由安徽省人民政府发起成立的大型新型研发机构,截止目前,该项目已累计申报专利127项,获得受理71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7项;取得软著证书61件;完成安徽省科技成果登记证书4项。
长临河科创小镇入园企业——安徽中科光栅科技有限公司,2023年通过安徽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安徽省企业研发中心认定,入选第八届“创客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全国500强,并荣获第二届“创赢未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与产业创新大赛初创组二等奖。
3月17日,徽商物产总部基地落户工投·创智天地,此次携手合作,将推动北部新中心规划建设成果加速展现,预计项目整体落地后,可实现年营业收入300亿元,税收1亿元。
5月14日,首届数据空间大会暨数据空间研究院揭牌仪式在高新智谷项目隆重举办,近千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科研机构及高校院所等院士、专家学者参加,为项目未来产业布局、科创业态升级提供充足动能。
11月29日,新站高新区管委会与新站公司高企大厦项目正式签约。该项目是基于双方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转型发展等实际需要,共同合作打造的科创载体,标志着工业科技打造中小企业孵化平台再上新台阶。
12月22日,科创小镇签约美联泰科项目,该项目为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目前美联泰科已获得中国药监局颁发的5个I类注册证和59个Ⅱ类注册,209项产品获得CE认证。未来三年,将为科创小镇贡献年均产值超4亿,年均税收超2000万。
2023年12月,长临河科创小镇在首批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建设情况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等级,是安徽省唯一被评为优秀的基地,也是长三角G60九城联盟中五个优秀基地之一。
立足项目空间载体,工投·高新智谷承办合肥市投资促进“技能竞赛”、科大硅谷校友创新创业大赛、“科创荟”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路演、人工智能大模型研讨会等,助力大院大所研究院及相关行业领域深度合作和产业生态搭建。
全力优环境,要素保障提速增质
建强梯度培育储备库。主动帮扶中小微企业,建立“保姆式”项目帮扶机制,组织33家园区企业开展高企、专精特新等政策解读认定培育会,2023年新增规上企业15家,高新技术企业42家。
开展“融+”基础服务。开展超60次政银企融资对接活动,为有需求的园区企业提供融资贷款服务,通过银行贷款等多种渠道共放款782万元;利用线上线下平台帮助园区企业招聘28场次,助力园区企业破解融资难、用工难等问题。
打造智慧园区服务平台。从招商系统、企业服务、资产管理等方面提升园区运营效能,打造数字孪生智慧园区;为企业提供投融资服务、科技创新、知识产权等一站式服务,搭建园区企业沟通桥梁;全面推进“工小智”小程序上线,注册认证会员932人,提升企业体验感、高级感。(邓晓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