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江淮传真>>地市新闻>>合肥

水清否,岸绿否,群鸟飞舞纷作答!

2023年12月22日17:06 | 来源:合肥在线-合肥日报
小字号

“让巢湖成为合肥最好的名片。”“最好名片”一直是合肥生态治理的关键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近年来,合肥全面实施碧水、安澜、生态修复、绿色发展、富民共享“五大工程”和点源、线源、面源、内源“四源同治”,巢湖综合治理成效“看得见”“闻得到”,这张“最好名片”越擦越亮。今年上半年巢湖全湖水质均值达到III类,创1979年有监测记录以来的最好水平,沿湖蓝藻无异味,珍稀候鸟越来越多。合肥正执“生态画笔”,绘就高质量发展鲜明底色。

巢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叶玉庭摄

巢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叶玉庭摄

湖水清

巢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江淮大地。

合肥以包公精神铁腕治污,以愚公精神久久为功,推动管理体制实现系统性重塑,巢湖综合治理水平实现整体性提高。

在流域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急剧增长的背景下,巢湖水质却逐步趋好。

据合肥市生态环境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与2022年同期相比,巢湖东、西半湖和全湖主要污染物总磷和总氮均下降。今年上半年,湖区水质均值达到III类,创1979年有监测记录以来的最好水平。

环巢湖大道美景。全媒体记者 郭如琦 摄

环巢湖大道美景。全媒体记者 郭如琦 摄

大湖治理向来是世界难题,合肥用了十余年的生态实践,探寻出一套大湖治理方案。

想要把巢湖治理好,关键在于处理好城与湖的关系。从卫星云图上可以清晰看出,合肥一共有39条一级支流汇入巢湖。

“治湖先治河,治河先治污,治污先治源”,巢湖污染,问题在湖里,根子却在岸上。为此,巢湖综合治理系统实施“五大工程”,坚持“四源同治”。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治理,巢湖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2023年1~11月,合肥市20个国考断面全部达标,达标率100%,国控断面达标率自2020年达到100%以来一直稳定保持全面达标。

目前,巢湖出湖入江水质保持优良,平均每年向长江输送40亿方Ⅱ类水,为长江大保护作出了贡献。与此同时,巢湖连续三年实现蓝藻无异味,且2023年首次发生明显蓝藻水华现象日期较2022年显著推迟,巢湖蓝藻累计水华面积同比下降8.6%。

群鸟舞

鸟儿是生态环境的风向标,水鸟更是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示物种。随着大湖治理成效日渐显现,巢湖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候鸟来此栖息、越冬。

位于巢湖沿岸的庐江县盛桥镇神墩村,成群的东方白鹳在此休憩、觅食。全媒体记者 张大岗 摄

位于巢湖沿岸的庐江县盛桥镇神墩村,成群的东方白鹳在此休憩、觅食。全媒体记者 张大岗 摄

12月16日,在巢湖十八联圩湿地发现新鸟种斑脸海番鸭,这是该鸟种首次现身巢湖,它也“荣幸”地成为本年度环巢湖记录到的第287种鸟。

鸟儿纷至沓来,让全国众多“追鸟人”慕名而来,巢湖的美也随之声名远播。

有一位来自深圳的鸟友,他的名字叫kent(自然名)。他听说巢湖有很多珍贵的鸟,就不远千里来到这里一观究竟。利用周末时间,他在十八联圩湿地用镜头记录下了一群群鸟儿飞舞的身影。“感谢合肥为候鸟保留了宝贵的栖息地。”他在巢湖观鸟后感慨道。

为候鸟保留了宝贵的栖息地,这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只有提供适合它们生存的环境,守护好这一大片湿地,才能留住鸟儿,吸引更多的珍稀候鸟,从“稀客”变“常客”。

2023年12月8日,在肥东县十八联圩生态湿地,成群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琵鹭正在飞翔。

目前,环湖有记录植物升至657种,鸟类达300余种。去年秋冬季节,合肥就记录到2000余只“鸟中国宝”东方白鹳迁徙过境。特别是2022年11月26日,上千只东方白鹳迁徙过境巢湖,蔚为壮观。去年合肥还记录到9000余只红嘴鸥,另外,黄胸鹀、白鹤等珍稀“国宝”也越来越多。

画卷展

如今的巢湖,随处可见一幅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

2022年7月底,环巢湖十大湿地全面建成。俯瞰,环巢湖十大湿地如同一块块翡翠“串珠成链”,筑起环巢湖水生态、水安全屏障。也是在这一年,合肥被评为“国际湿地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2年、2023年,巢湖流域“山水工程”绩效考核在自然资源部通报中连续两年排名第一,这些都预示着巢湖的生物多样性逐渐恢复,巢湖生态“颜值”越来越高。

经济发展上,从2012年的4167.98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12013.1亿元,其间,合肥GDP总量跨越了八个千亿元台阶。今年上半年,合肥市GDP总量位居全国第19位,创历史同期最好位次。

合肥用事实证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可以同时发力、共生共荣。

城湖共生,人水和谐,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合肥正在用“坚定”与“诚意”,不断书写着久久为功的新篇章,精彩呈现“最好名片”。(记者 张梦怡)

(责编:刘颖、张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