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安全管理 淮海实业集团一项成果获全国大奖

日前,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联合下文,发布和推广2023年全国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其中淮海实业集团——中勘科技“地质勘察单位安全管理实践及应用”项目荣获二等奖。
这项创新成果缘何获得全国性奖项?中勘科技相关负责人告诉人民网安徽频道,“如何充分发挥重组整合优势,共享安全资源,形成安全管理合力,成为勘探作业需要思考的重要安全课题,而这一创新成果恰好给出解题答案。”
众所周知,勘探作业不仅流动性强、边远区域作业,而且有高处作业、大件起重吊装、临时用电作业等高风险因素,“公司野外钻机施工机组最多时达100个,分布在淮北矿区和省内外偏远地区,哪里有工程就去哪里,大的工程一至两年,小工程半个月就干完了,大型设备经常长途搬家。”该负责人说,这也增加了安全管理工作难度,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项目部上随处可见的安全提示。 人民网 吕欢欢摄
如何实现安全生产由“要我安全 ”向“我要安全 ”转变,特别是结合流动性强的特点搞好安全管理,达到安全、高效的目的,中勘科技决定大胆探索,“地质勘察单位安全管理实践及应用”项目也由此诞生。
为了奏响安全管控“协作曲”,中勘科技安全创新管理主要围绕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利用在机组推行项目制集中管理,合理设计考核运作模式;制作安全四色图在施工现场悬挂,便于员工学习掌握;结合实际不断对制度和标准完善和推陈出新;设计《月度每周安全环保专项自查表》等,突出机组自主管理……推动安全检查和安全评估评价效果提升,确保执行有力度。
以推行项目制管理考核为例,中勘科技施工钻机多、管技人员少、难以做到全覆盖全过程管理,所有钻机如果按片区划分实行项目管理,如临海童项目部,将临涣、海孜、童亭等矿钻探工程合在一起成立项目部,项目部驻点在工地,能够确保全天候无缝对接。
而如今走进每个项目部,施工现场悬挂的“四色图”格外显眼,包括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应急疏散图和安全风险辨识及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在内的多项目视化信息,让员工了解掌 握施工关键环节危险因素;另外还围绕“危险源-暴露在员工生产生活中-风险-失去控制-事故 ”路径,将现场识别危险源、风险防范措施、应急措施等置于醒目位置,推动安全管理“共商、共建、共治、共享”。
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 人民网 吕欢欢摄
除此之外,这项创新成果还不断完善制度和标准,制定了新的安全检查标准、有各自特点的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和《安全生产管理刚性规定》,还设计《月度每周安全环保专项自查表》,实施滚动排查隐患,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在一系列安全管理创新措施的助力下,中勘科技在改善区域内项目部之间安全管理工作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提供了有益探索,实现了安全管理优势互补和资源利用最大化,构成了齐抓共管、综合施策、标本兼治的安全管理格局,为公司安全生产筑牢防线。
以上只是淮海实业集团开展管理创新的一个缩影。开展管理创新是该集团公司深化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举措,也是总结和推广集团先进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管理制度、管理机制和方法的重要手段。
据统计,截至目前,该集团公司在“党建引领、精益管控、数字化提升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共形成20余项成果,其中8项成果先后获得全国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奖、国企管理创新成果奖。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