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网格”如何推动“大治理”?

物业服务不够精细、群众需求未能及时满足、公共设施出现故障、邻里之间发生矛盾……每一个基层单元、每一个人都会面临不同程度的现实问题和困难。
如何破解新形势下的基层治理难题?近年来,安徽省南陵县经过不断探索,并完善全科网格建设工作机制,形成了“三全五员五化”的新举措,构建与南陵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具有地方特色的网格化基层精细治理新模式,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提升了百姓幸福指数。
俯瞰南陵。南陵县综治中心供图
网格化管理
疏通社区治理“神经末梢”
长期以来,基层社会治理的主体与资源主要为地方政府,使得基层在面对群众日益复杂多样的诉求时显得力不从心。
“此前全县多网并存,各自为战,存在下面看得见解决不了、上面能解决看不见等问题。”谈及建设全科网格的意义,南陵县深化全科网格建设工作领导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整合多元资源,解决基层网格设置多、资源浪费、职责不清、责任不明等问题,实现区域治理“一张网”,推动社会治理的重心下移到基层,资源、服务和管理下沉到网格,更好地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近年来,南陵县通过整合城管、综治、消防、生态、党建、信访等各类网格,推动“多网合一”。同时,网格采取扁平化层级管理,各镇、开发区以村(社区)为单位,结合所辖范围、楼栋分布、人口密度、党员分布等情况,按照“任务相当、方便管理、界定清晰”原则合理划分单元网格,网格一般在300-600户左右。每个网格按“1+1+N”模式配备工作力量,两个“1”分别是1名网格长、1名网格员;“N”为下沉到网格内的其他联点共建单位、“四员一律”等工作人员,其中网格长由村(社区)在职干部兼任。
目前,该县25个社区划分211个全科社区网格,做到不留空白、不交叉重叠,实现了网格全覆盖。
网格员到居民家中走访。南陵县综治中心供图
精细化服务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登记的时候,网格内的外来人员、党员、居民代表、低保户、五保户,我都会重点标记,这样就能对小区的网格情况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蒋圣是籍山镇和顺社区的网格员,同时也是一名党员,分包和顺二期64-85栋,每周他都会在片区内走访宣传10个小时以上,详细记录网格内居民的基本情况,发现解决居民的各类问题。
像蒋圣一样的网格员,在南陵县还有很多,他们是基层治理“神经末梢”的重要力量,承担着了解社情民情、解决群众问题的重要职责。
为进一步给居民提供精细化服务,南陵县坚持党建引领,把强化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于全科网格化治理体系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将党支部建在网格上,创新网格化工作组织形式。
目前,南陵县已组建网格党支部84个、网格党小组168个,共建各级各类型“先锋驿站”30余个,创新搭建全县122个机关企事业单位联系211个小区(网格)的“联点共建”机制。同时,引领网格员全天候、全覆盖、全科化地加强网格内的巡查工作,当好党的政策宣传员、民情社意收集的信息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为民服务的代理员、基层事务的监督员。
截至目前,全县已招聘211名社区网格员。积极开展网格员线上线下分类业务培训工作,已实现县、镇、社区各级平台管理员、社区网格员平台业务操作培训全覆盖,有效提升问题发现能力和问题处置效率。
网格员培训会。南陵县综治中心供图
信息化支撑
搭建社会治理智慧平台
网格建好,要确保能用、实用、管用。南陵县注重发挥网格实效,在巡逻或接到群众求助时,网格员本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第一时间帮忙解决。
籍山镇江南府小区的网格员在日常巡逻时注意到小区某处居民健身器材底座有松动现象,发现问题后第一时间拍照上报社区,社区告知物业情况并实时关注处理进展,问题很快便得到解决,获得了居民的称赞。“昨天来这锻炼的时候看到个别健身器材底座有松动,没想到只过了一天就搞好了,真的很快,以后我们锻炼更放心了!”小区居民张女士说道。
小事一格办理,大事全面联动。近年来,南陵县大力推进基层治理与数字化有机融合,建成基层治理平台,推进数据有效整合、高度共享,架起社区网格员与县直单位、镇之间桥梁纽带。按照“一镇一库、一社一库、一网一库”的原则,分别建立辖区专题库,有效支撑辖区内部管理工作。如遇到依靠基层网格力量解决不了的难题,社区网格员会上报南陵县基层治理平台,由其对口分派至县、镇相关部门进行处置、反馈。网上网下联合办事、部门联动治理,提高了工作实效。依托基层治理平台,南陵县纵向贯通县、镇、村(社区)、网格员四级,横向连接27个县直部门,确保有呼必有应。
全县深化全科网格建设工作自7月31日开始线上线下运行,截至11月20日,已采集、清洗、入库人口(人)16.6329万人,房屋87911个;组织、协调相关县直单位、各镇积极处置社区网格员收集上报的社区管理类、安全隐患类、环境污染类等各类问题,已受理979件,处置成功917件,处置中32件,无效事件30件。
此外,南陵县还会同国家邮政发展研究中心探索推进标准地址库建设,赋予标准地址和门牌智慧二维地址码,为全县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信息化支撑。
多元化参与
推动群众共建共治共享
面对难题,有时候服务向前靠一步,就会站在“难”的对面,难题变得容易,一些困扰群众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基层环境也会变得更加和谐有序,“矛盾不上交”就会有更大的群众基础。
逸和社区时代广场小区一期因电梯老化,故障不断,影响群众生活和生命安全,多部电梯更新费用高达100多万元。因电梯更新资金须由业主分摊,业主对分摊方案无法达成一致意见,高层业主更新意愿迫切,低层业主使用频率低不愿出钱。社区及时组织召开“板凳会”进行协商,社区志愿者开展敲门行动,逐户上门征求意见建议,同时,在县文明办的协调下,住建、市监等相关部门也参加了社区“板凳会”,为群众答疑解惑,通过多轮会议,大家终于达成一致意见,电梯顺利更换。
多方参与,共治共享。近年来,南陵县充分调动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基层群防群治力量等参与基层治理与建设,构建“扁平化、开放式”管理服务团队,提升基层治理的精准水平。目前,各镇组建民警(辅警)+网格员巡逻开展社区义务巡逻14876人次;老干部老党员+平安志愿者开展各类政策宣传进组入户2000多人次、化解基层邻里小纠纷900余件。网格管理中心与综治中心、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排查化解中心相融合,完善实时网格督查、指挥调度、任务分派、信息汇总上报等功能,实施前端感知、指挥调度、问题解决,实现“一屏观南陵、一网管全县”。
网格员到居民家中走访。南陵县综治中心供图
高效化运转
促进社会治理提速增效
网格内上报的问题得到快速解决是深化全科网格建设工作的关键。通过建立网格员前端发现报告、基层治理平台分级分流、相关县镇部门限时办结、县网格管理中心跟踪督办、处置部门办结、网格员核查的运行流程,完善“哨源形成、社区吹哨、部门报到、监督考核、闭环销号”的工作机制,南陵县实现了“上报、受理、处置、核查、考核”闭环管理。
“网格员工作经费由县镇两级财政分担,平台搭建、业务培训等经费由县级财政承担。”县深化全科网格建设工作领导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健全周通报机制,南陵县对各级网格中好的做法、优秀网格员的事迹、每周网格内的工作开展情况,每周通过基层治理平台向全体网格员、网格长、县镇全科网格建设领导组进行一次通报,进一步激发镇、村(社区)、网格员你追我赶、争先创优的工作活力。
“‘小网格’实现了基层‘大治理’,真正把党的方针、政策及时落实到群众中去,让群众的诉求及时得到处理,通过为群众办实事,用服务换信任、用真心换真情,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南陵县深化全科网格建设工作领导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董书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