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技能竞赛展风采 经济发展增活力
近日,在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工会召开的2023年推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工会工作联席会议上,芜湖市有3名工匠入选首届“长三角大工匠”,这是芜湖市对高技能人才持续培养和挖掘、对工匠精神不断栽培和浇灌的生动体现;也是今年以来,芜湖市聚焦“作风能力提升年”,创新综合性劳动竞赛、职业技能竞赛、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等多元载体带来的喜人成果。
引导竞赛创新 释放发展活力
“芜湖市在实践中,探寻竞赛与城市发展的契合点,持续创新各级竞赛内容、机制、载体,拓渠道、建平台、扩影响,形成了一批职工叫好、企业欢迎、社会支持的竞赛新载体新模式。”芜湖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王满平说。
劳动和技能竞赛作为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的重要载体,是政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途径,是新形势下增强企业活力、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芜湖市以实际、实用、实效为检验标准,围绕省域副中心高地和高质量发展,聚焦优势细分领域“提质”、推动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加强产业生态体系“提档”,进一步提升新产业发展水平。
激烈的职业技能竞赛背后,是芜湖市对培养高技能人才和传递工匠精神的体现。 据统计,芜湖市新命名市级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50个,成功创建省级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8个,目前全市共有市级及以上劳模创新工作室129个。芜湖市还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建立各级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 300 个以上,开展职工职业技能培训5万人以上,扶持创新成果和项目 1000个以上。
预计2025年底,芜湖市持续投入竞赛经费200万元以上,全市工会组织投入竞赛经费1000万元以上。“十四五”期间全市各级组织开展竞赛场次累计达到10000场以上,实现参赛职工突破100万人次。
据悉,芜湖市充分发挥区位通道优势,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备、内通外畅”的大物流体系,统筹推进干线铁路、高速公路、干线航道、航空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芜湖对外通道运输能力。建设北沿江高速、杭合高速、泰山路长江大桥等项目,加快合芜宣、宁芜等高速主通道扩容改造,加强高速公路与沿线重要产业园区、重要国省道、城市道路等之间的衔接,提升高速大通道互联互通水平。
实施超级转运中心、跨境电商物流分拨中心、全球供应链管理中心、多式联运中心、货航运营基地等重点工程。推进芜宣机场改扩建,积极开通国际航线,完善航空货运通道。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和铁路干线开展集装箱江海、公铁水联运,加快朱家桥、宝特多式联运枢纽中心建设,培育干线大运量业务。
激励 “传帮带” 增强新动能
“感谢芜湖市为我们一线产业工人建功立业提供的平台支撑与政策支持。”来自国营芜湖机械厂的陈卫林说。其是此次首届“长三角大工匠”的当选者。他从业26年,从一名普通的学徒工成长为一名技术过硬的技术人员,“我始终坚信一个优秀的技术工人,同样会成为社会人才;我会继续做好技术攻关工作,同时在‘金色模范’品牌工程中,积极发挥作用,帮助更多青年员工成为高技能人才、大国工匠。”
芜湖市在省内率先建成省、市、县区三级“工匠学院”体系,工匠学院集聚“工会+院校+劳模工匠”合力,建立工会、学校、企业、劳模工匠多方联动机制,摸底企业技能培训需求,开展企业点单,工匠学院提供个性化服务培训计划,送教上门、引工进校,提升职工职业技能水平,共同打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自2019年芜湖市启动“芜湖工匠”评选以来,通过重点聚焦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市各行各业在职职工参与热情空前高涨。经过四年的评选发布,已逐步将“芜湖工匠”打造成为芜湖市的新品牌。
2022年,芜湖市举办全市职工示范性劳动和技能竞赛30场,带动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开展各类劳动和技能竞赛3400余场,参赛职工14.9万人次,岗位练兵达31万人次。在创新技能竞赛中加快培育一支高素质产业工人大军,做实擦亮芜湖产业工人品牌,以实际行动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江城落地生根。
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芜湖市聚焦实施“金色模范”工程,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建立和完善各项技能人才培养机制,营造出了厚植高技能人才成长的环境和土壤。
首届“长三角大工匠”名单揭晓,芜湖市成为“长三角城市群”中拥有大工匠人数最多的地市之一。
一朵浪花折射出整片海洋。芜湖市的这些“大工匠”,无论是综合素质还是工作实绩都十分“能打”,号称“工匠天团”。工匠中有全国、省级劳动模范,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还有全国最美职工,共拥有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黄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