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江淮传真>>地市新闻>>合肥

合肥:民政局长带队调研向百余位老人问需问计

2023年07月25日16:18 |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小字号

“老年食堂有哪些菜?吃一顿自己要掏多少钱?”

“老人家您好,经常来这里活动吗?机构住的还习惯吗?”

“现在养老护理员好招吗?有什么困难需要我们协助解决?”

自六月以来,类似的问话频繁出现在安徽省合肥市的各个养老机构中,这是合肥市民政局主题教育调研组关于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调研内容,由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徐生彬作为牵头负责人,带队先后赴瑶海区、肥西县、新站区寻找解题“钥匙”。

助餐点有“地图”,老年人享幸福“食”光

“菜烧的很好,不咸不淡。我今天吃了四个菜,两个素菜一个半荤一条整鱼,总共十五块钱。”在老年助餐点用餐的王阿姨开心的给调研组的人介绍情况。

“早就听说有老年食堂了,真希望快一些开到父母家门口。”李女士在回答调研组问题时说。

这些都是调研组收到的反馈,老年食堂受到广大市民特别是老年人的广泛欢迎。

从去年开始,合肥市民政局大力推进“暖民心老年助餐服务行动”,解决老年人做饭不安全、不方便,吃的不健康等问题。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运营老年食堂(助餐点)1000多个,日均服务老年人1万多人次,不仅解决了老年人的一日三餐,更日益成为老年人谈心交友、娱乐活动、家庭聚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场所。今年年初,合肥市发布了老年助餐点地图,方便老年人查询,就近吃上放心饭。

如何让更多老年人更加方便快捷地吃上安全可口的饭菜?如何发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为提升老年助餐服务注入新鲜活力?如何补齐支持和监管短板,让老年食堂得以长久飘香?……这些是老年食堂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调研组工作的重点之一。

合肥市民政局提出依法呵护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4月26日,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加强老年助餐服务的决定》,助力打造10分钟老年助餐服务圈,让老年食堂香味更浓,香飘更久。为此,合肥市民政局制定了《合肥市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提升方案》,全力做好《关于加强老年助餐服务的决定》的贯彻落实工作,重点抓好老年助餐服务布局的优化、设施建设的规范、运营服务水平的提升,努力尽快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均衡、方便快捷、多元主体参与的10分钟老年助餐服务圈,把事关群众的关键事、暖心事做好做实。

老寿星“上榜”,老年人晚年生活有质量

在2023年的合肥长寿榜单中,位居首位的是肥西县今年110周岁的楚某珍老人。目前,合肥市共有613位百岁老人,80周岁以上的老人达到23.52万人。从“养人”之城,到“享老”之城,民政系统怎样提供高质量养老服务,是调研组关注的重点问题。

调研期间的每次座谈会,徐生彬总是开门见山地说:“我们这次来,就是听真话、听实话的。大家有什么问题、想法和建议都可以提出来,我们一起探讨交流。”调研组深入社区和养老服务机构开展调研10余次,走访服务机构和社区二十多个,调研老人百余人,一共征集意见三十余条,并将相关意见吸纳写入今年《合肥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修订,同步转化为合肥市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具体行动。

调研组将养老问题放到经济社会发展深刻转型和人口结构深刻变化的时代背景下来考量,将养老服务调研的重心放到供给与需求对接的匹配度上来考量,将养老服务建设放在塑造美好生活的发展愿景上来考量,通过调研,确定了城市养老服务的新增长点——城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建设,提出了构建“1+3”服务功能。即综合体在提供全托式养老服务的同时,还要具备:“1”是平台支持能力。将养老、医疗、餐饮、娱乐等多个单体设施,整合为一个“一体化资源统筹、一站式综合服务、一门式服务窗口、一网式信息管理”的智慧康养平台。“2”是服务项目能力。采取集中与上门,无偿、低偿、有偿相结合的方式,至少开展10个服务项目,包括专业照护(全托照料、短期托养、日间照料、家庭养老床位、喘息服务),生活照料(助餐、助浴、助洁、助急等),医养康养(康复护理、健康管理),智能服务,精神慰藉,文化娱乐,安全服务。“3”是延伸服务能力。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服务综合体开展试点,以“综合平台为载体、网络信息为纽带、家庭床位为单元、专业服务为核心”,为社区有需求的老人建立居家养老床位,提供上门服务。

目前,全市已建设居家养老服务综合体39个,增加社区养老服务高质量供给,满足了老年人“家门口”养老的需求。选择居家养老的李爷爷表示:“居家养老服务综合体就在家门口,有医务室、助餐点、老年学堂等,真是太方便了。像这样的养老场所,希望政府多建一些。”

90后给“90后”养老,让老年人吃好住好还要玩好

1992年出生的徐亚欣在养老行业工作5年了,目前就职于中铁佰和佰乐康养社区。在她刚入职时,经常被老人及家属质疑,“这么年轻,自己本身都是‘小孩’,能不能管理和服务好老人?”徐亚欣说:“一切用事实说话。”现在,和徐亚欣一样,一群护理学、康复学、社会工作、养老服务等专业毕业的90后护理员组成养老照护团队,讲述“朝阳”守护“夕阳”的温情。

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一直是养老行业发展的一大困扰。调研中,部分养老工作者提出,养老护理员的工资不高,留不住人。一些养老机构提出,校企合作一定程度停留在浅层次,在培训基地建设、人才培养培训、师资引入与培养、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合作广度深度不足。培训机构与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分离,部分培训机构师资不强,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培训后无法获得岗位所需的职业技能鉴定。

带着问题,市民政局会商市人社局,共同支持养老服务技能教育,将养老服务人员技能培训纳入城乡就业培训体系,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实行从业人员等级认定制度,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对养老服务机构的劳动用工进行监督检查。同时,市民政局主动牵手合肥市职业技术学院,在学历提升、专业建设、定向培养、实训基地等方面开展合作,创新养老人才培养路径,搭建人才成长平台,着力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职业化、专业化、本土化养老人才。

目前,已出台《合肥市养老护理岗位工作人员学费补偿和入职奖补试行办法》《合肥市养老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培训实施方案》,建立入职奖补、岗位职业补助、学费补偿、人员培训和人才基地建设等基础性制度,每年发放养老机构两项补助资金均超2000万元。另一方面,提升职业技能。通过线上培训、岗位练兵、校企合作等多种方式,从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两个方面,全面提升从业人员职业技能。近三年全市培训养老从业人员共计1.33万人次,其中养老护理员1.21万人次。在全国、全省养老护理员竞赛中,我市选手分别获一等奖和三等奖。

养老服务既是关系民生保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国之大者”,也是关乎千家万户安康幸福的民之关切。多年来,合肥市着力构建“合肥养老”服务体系,虽然取得积极成效,但全市养老服务整体上还存在着分布不均,区域发展不够均衡,典型效应还没有及时转化为整体效应等问题,发展养老服务事业依然任重道远。这也是这次市民政局主题教育调研确定的重要课题。徐生彬总结,这次调研中,摸到很多养老服务的一线情况,每到一处,既面对共性问题,也遇到个性问题,民政部门将一一梳理、逐步解决。(闫洁)

(责编:刘颖、张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