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江淮传真>>县区传真

安徽和县:锐意改革 严守粮食安全“生命线”

2022年06月28日11:37 |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小字号

“让老百姓种粮卖得出,是粮食安全的底线。”安徽省和县发改委主任李善说道。关于全县粮食系统改革,他用“迫在眉睫”一词形容,“随着市场的变化,粮食系统的矛盾及问题日渐凸显。这个‘罐头’一旦发酵,便可能会发生系统性风险。所以,即使改革难度大,这个‘盖子’也必须要揭。”

“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安”。粮食安全一头连着国家战略,一头连着百姓生活。近年来,和县粮食系统虽历经多轮改革,但仍存在各种有形无形的制度壁垒。而揭开“盖子”,就是要把粮食系统里的陈年积弊拎出来,拔出“病根”。

在一份关于全县粮食安全工作情况的汇报里,该县剖析出“国有粮食企业负债过大”“粮食仓储设施老旧”“粮食购销主渠道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粮食购销领域党风廉政问题突出”等各领域共七类问题,总结出的原因如“老旧小仓保粮技术落后,储粮能力严重不足”“企业包袱重、负债大,抗风险能力弱”“制度执行不到位、内部管理松散”等言辞犀利,一针见血。

揭开“盖子”便没有退路,袒露出刮骨疗毒的勇气,还要有清晰明确的改革思路。“归根结底,是解决三个问题,有仓收、有钱收、有人收。”李善概括道。

仓储之器——国有粮库提档升级

在石杨镇,2.5万吨现代高标准粮仓建设现场机声隆隆,装载车、挖掘机往来穿梭。上世纪50年代便建成使用的石杨粮库,将通过此次项目建设,将粮食仓储量扩容至3.5万吨,同时在此处迁址重建粮食产后服务中心,所有项目共计用地24000平方米。“这次淘汰了原有高能耗、低效率老设备,并投入100多万元购置新设备,为农民提供代清理、代存储、代烘干、代加工、代销售的‘五代’服务。”新组建的安徽和州粮食总公司资产部负责人介绍。

由于历史原因,和县国有粮食企业存在仓储设施点多面广、仓房陈旧、设施落后等问题。全县原有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总库容32万吨,其中高大平房仓16万吨,仅占比50%;37个国有企业库点中,储存能力在5000吨以下的小库点有19个,占比超过一半,老旧库点31个,占比83.8%。由于老旧小仓保粮技术落后,没有条件运用现代化机械通风、环流熏蒸、低温储粮、绿色储粮等技术进行科技储粮,导致科技储粮普及率不高,安全储粮存在隐患,难以满足粮农就近卖粮的迫切需求。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解决存粮难题,和县综合了粮食种植面积、仓容现状、交通条件等多种因素,按照“布局合理、规模增加、能力提升”要求,认真编制全县粮食仓储设施建设规划。并利用专项债、产粮大县奖励资金及相关项目资金分步骤加强全县粮食仓储能力建设,力争“十四五”改造提升粮食仓储能力不少于15万吨。

“新的现代化高标准粮仓,将全面安装光伏,利用太阳能发电。同时配备智能通风设备,进行电子测温、自动控温,全力提高绿色储粮能力,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安徽和州粮食总公司负责人余小波说道。

收粮之力——粮食企业的重生之路

收粮是否有人?其实是对粮食购销企业如何作为的发问。

李善直言,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虽然经历多轮改革,但均不彻底。受改革成本长期未兑付、回收职工股权等因素影响,国有粮食企业负债大,全县有6家国有粮食企业负债沉重,个别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另外,企业存在财务制度执行不到位、内部管理松散等问题,在“购销存”环节存在较大廉政风险。各种问题叠加,导致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粮食收购中“缺位”情况时有发生。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应该在粮食收购环节发挥主渠道作用,让粮农种粮有依靠,心里有底气。”李善说。

如何盘活负债累累的老粮企?第一步先“止血”,利用低利率融资缓解债务危机。针对债务成本过大的问题,和县积极协调县金融机构给予粮食购销企业中长期借款,及时归还民间借贷和股权回购,以此降低负债成本。第二步“正骨”,将企业合并重组。按照“一县一企”“一企多点”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对6家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资产进行清算,合并重组成立安徽和州粮食总公司,并根据收购需要下设6个分公司,由总公司具体负责全县政策性粮食收购、储存业务,同时积极参加市场化经营,使粮食购销主渠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4月28日总部人员已落实到岗,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围绕全县粮食企业改革、粮食收购和粮食安全重点工作进行了正常运行。之后,该县将对县域内粮仓进行提升改造和资产处置,未来,将加快处置和盘活拟不再保留和改造的“老旧小”库点资产,积极化解债务。

夏粮收购。

今年试改革的安徽和州粮食善厚镇分公司,在夏粮收购中便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从5月25日正式收购起,该分公司便迎来了络绎不绝的送粮农户,单日最高收购量达400余吨。6月7日下午5点,善厚镇凤台村农户王基和开着自家的农用货车来到粮站卸货,这是他当日运送的第5车小麦。今年,他种植的300亩小麦产量达30万斤。“收购价合适,还帮免费烘干,大家都愿意把粮食送来。”王基和抹着脸上的汗笑着说,“往年也有难卖的时候,我们就会走私人渠道,遇上暴雨天就只能被‘杀价’。今年国有粮库带头收购,统一了收购价,粮贩子也不敢压级压价,最终价格上来了,咱们农户的种粮积极性也提高了。”

“早在收购前,我们便到全镇调查摸底,挨家挨户询问,提前准备仓容和机械。”该分公司经理孙其友介绍说,“今年,当地有95%的粮农将粮食送到这,还辐射了包括含山等地。”

从全县范围看,该县在做好夏粮收储方面,开展了全县小麦预产预收调查,提前落实小麦收购仓容12万吨,准备好收购小麦收购器械32台(套),开展收购人员岗前培训60人,落实收购资金约8000万元,并及时开展市场化收购。目前,全县全社会小麦收购6.2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1.57万吨,相较往年提高了 923.5%。

为解决旧有粮食系统“人浮于事”的问题,该县依法依规进行职工“分流”,采用稳岗拓岗、竞争上岗形式,鼓励部分人员内退、离岗创业(停薪留职),人员到位后重新核定薪酬,试点稳步推进,全面激发系统内人员活力。目前职工分流安置工作基本完成,且稳妥有序,职工满意,形势稳定。原在岗职工 245人,现续岗149人,妥善安置96人。

购粮之本——资金如何用活用好

“要把‘账’算清,既不增加政府负担,又要把钱用在刀刃上。”谈到资金如何使用,李善这样说道,“一是用于盘活企业,保障粮食收购;二是以人为本,妥善安置职工,为转型升级蓄力。”

为建好资金“蓄水池”,该县将“老旧小”仓库进行出租出售,并积极争取专项债及粮食补助金,鼓励企业自筹,给购粮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我们提前准备了8000余万元夏粮收购金,确保夏粮收购不受影响。”李善说。

香仁义是原石杨粮站的老员工。企业改造升级后,他搬出原粮站宿舍,和另外13户被安置在石杨镇代马小区,住进了敞亮的新家。114平的房子,他个人只拿了9万多。“原来老宿舍连独立卫生间都没有,现在家里什么都方便了,平时会和老伴带带孙女,或者去党群服务中心下下棋,锻炼锻炼身体。”对于政府的安置方式,香仁义很是满意。

香仁义和孙女住进敞亮的新家。

“积极稳妥又大刀阔斧去改革,是保障粮食安全、防范化解风险的需要,最终还为服务粮农,保住农业基本盘。”李善说道。

夏粮收购,是全年粮食收购工作的首战。据统计,今年夏粮收购过程中,和县国有粮食企业共设有7个收购库点,腾空仓容量12万吨(其中高大平房仓5万吨),投入机械设备14台套,检化验器材7台套,烘干设备11台套,参与收购人员60人。目前已收购入库小麦15700吨,菜籽110吨。市场运行整体平稳有序,国有粮食企业市场主渠道作用发挥充分,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正被牢牢守住。(郭彤彤 佘春龙 文/摄)

(责编:范晓琳、张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