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本网原创

劳模故事丨全国劳模王开库:攀电力“珠峰” 护航“大国重器”

2022年05月03日16:18 |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合肥5月3日电(周坤)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特高压电网已成为中国“西电东送、北电南供、水火互济、风光互补”的能源运输“主动脉”。在特高压电网施工领域,国网安徽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特高压工程项目经理王开库是绝对的“大咖”。

王开库在±1100千伏古泉换流站检查换流变内部设备。王文摄

王开库是从2011年踏上了特高压建设的舞台,当时我国特高压输电项目的建设刚刚起步,建设难度极高,一直是所有电网建设者们向往和奋斗的目标。

“越硬的骨头,我越喜欢去啃!我们干的虽不是什么伟大的事业,但却是光明的事业,而这项事业总要有人来干。”王开库说。

位于我国西南边陲的±800千伏西昌裕隆换流站,是王开库迈上特高压舞台的第一步。这里风季和雨季交替,给施工难度和现场生活带来了极大阻力。同时,缺少可借鉴的经验,这让王开库几乎每到一个项目,都要面临“前所未有的难题”。

于是,王开库带领项目团队提前策划,自己动手设计了一系列防尘、防潮措施,加强对安装环境的控制,建立GIS无尘安装厂房,最终实现该站全部GIS设备无尘安装。

“困难肯定是有的,但是挑战与机遇是并存的,每一次成功都是一次创新突破,只要我把它做好了,就能为后来者提供一些经验。”王开库说。

2017年,王开库来到新疆昌吉至安徽古泉±1100kV输变电工程。因为这里有着价值77亿元之多的设备安装和调试工作,大量的技术空白需要填补,许多行业首次、世界首创的难题需要攻克,所以被业内称为特高压输电领域的“珠穆朗玛峰”。

王开库与技术人员在内蒙古±800千伏锡盟换流站进行换流阀安装工作。马骏摄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面对单体重达106吨的平波电抗器,王开库带领团队采用三维动画模拟等方式,做好前期准备,将安装误差控制在±1毫米;

面对长达29.2m、安装高度20m的直流穿墙套管,王开库通过反重力吊装,将安装角度误差控制在0.1度,实现了“百步穿杨”……

王开库用一个个创新工作确保了古泉换流站的安装质量。2019年9月26日古泉换流站正式投入运营。仅运行一年,就为长三角地区输送了500亿度电。

一项项施工难题被攻破,一系列施工方法也应声出炉。如今,王开库拥有14项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100余项技术创新成果,同时自主研制并推广使用的成果包括“一体化环境检测仪”、阀厅车雷达防碰撞系统、通用型管母焊接托架等。

全电压等级的工程经历、全方位的岗位锻炼、全面的技术水平……让王开库在变电工程建设领域驾轻就熟,从当初一个“门外汉”成长为换流站施工的“百事通”“图纸库”。

从“装得上”到“装得好”,如今在王开库劳模创新工作室,他每次给同事进行设备安装培训时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不仅要做产品,更要做艺术品,让国家电网更安全。”

(责编:黄艳、张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