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网罗天下>>舞动长三角

观察丨宏观经济大盘压舱石,“苏大强”何以胜任?

杨维琼 吴纪攀
2022年04月29日09:48 | 来源:人民网-江苏频道
小字号

疫情突袭下的江苏,一季度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全省实现生产总值27859亿元,同比增长4.6%。4月22日,江苏省委常委会会议指出,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在大战大考中夺取双胜利,努力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当好重要压舱石。

诚如斯言,在全国宏观经济大盘中,江苏长期担负着“压舱石”作用。

数据显示,2021年,江苏省实现生产总值11.64万亿元,相当于全国的1/10。回眸“十三五”,江苏GDP连跨三个万亿元台阶,由2015年的7.13万亿元跃升至2020年的10.27万亿元。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相较于2020年首次实现年度增量突破万亿元,相当于净增了一个无锡的经济体量。

智能电网领军企业南瑞集团常州电气设备检测中心大容量实验回路。杨铭轩摄

——“苏大强”,强在实体。

制造业一直是江苏的硬实力。人民网注意到,江苏省“十三五”规划把“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作为重要战略目标,要求加快制造强省建设。

一组宏观数据显示,2021年江苏制造业增加值突破4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5.8%,占比全国最高。 其中,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保持稳定增长,分别从2019年的32.8%和44.4%,增至2020年的37.8%和46.5%,再到2021年的39.8%和47.5%。

在江苏省社科院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副院长杜宇玮看来,如果从三次产业贡献来看,对江苏经济增长贡献率最大的是第二产业为51.5%,第三产业的贡献率为46.4%。“这说明,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是江苏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源泉,特别是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新兴动能支撑了江苏经济的高水平增长。”

再看一组数据:2021年,江苏有软件、物联网等6个产业集群入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数量居全国第一;全省年产值超百亿元的工业企业162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超过3.7万家,去年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72家;目前全国37家“灯塔工厂”中有8座在江苏,位列国内前茅。

“在经济总量增长的同时保持了高质量发展,这是因为江苏的经济增长已经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南京市社科院副研究员郑琼洁认为,目前江苏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科技进步贡献率、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等指标接近创新型国家和地区中等水平,拥有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和18个国家级高新区,是长三角乃至全国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的重要创新策源地之一。

具体来看,南京新一代产业集群不断形成、苏州医药产业等异军突起、徐州高端装备发展迅猛、盐城节能环保产业势头强劲、全球创新资源不断向拥有大院大所的江苏集聚……“这些都显示出江苏在巩固壮大优势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的显著成效。”郑琼洁说。

苏宿工业园区对宿迁发展起到了带动引领作用。园区管委会供图

——“苏大强”,强在均衡。

眼下,江苏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尽管仍在,苏南并非一枝独秀,苏中苏北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已经提升到43.2%;放眼全国,江苏又是唯一一个所有设区市都跻身全国百强的省份。这是江苏区域经济更趋协调的重要体现。

2021年,江苏经受住疫情风险考验,实现“十四五”的良好开局,即得益于13个设区市给力而相对均衡的发展。目前,江苏四个“万亿城”中,苏州以2.27万亿元的体量继续领跑,省会南京以1.64万亿元的成绩单守住全省第二、全国第十的位置,无锡、南通分别达到1.40万亿元、1.10万亿元。常州、徐州突破8000亿元大关,扬州、盐城、泰州站上6000亿元台阶,其后的镇江、淮安均超过4500亿元,连云港和宿迁保持在3000亿元档。

事实上,为了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江苏早在本世纪初即推动实施南北挂钩。2001年,江苏省明确南京与淮安、苏州与宿迁、无锡与徐州、常州与盐城、镇江与连云港挂钩合作;随后,在此机制下,一大批南北共建园区在苏北落地开花,成为当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引擎。

以江苏最年轻的城市宿迁为例,其1996年建市,苏州宿迁挂钩合作的典范之作苏宿工业园区于2006年设立。到去年底苏宿工业园区建设15周年时,累计完成投资420多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超过30%。这15年间,宿迁地区生产总值则从454.2亿元增长到3719.01亿元,前后翻了三番。宿迁市委书记王昊评价说,苏宿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对宿迁产业发展、招商引资、城市建设等方方面面发挥了带动引领作用。

2019年11月,江苏省“两办”印发《关于推动南北共建园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用五年左右时间合力打造5-10个南北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创新示范区、成为苏南地区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分工合作的协同发展区、建成苏北地区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高地,苏宿工业园区等4家省级创新试点园区,常熟泗洪工业园区等3家省级特色园区再迎发展新机。据了解,江苏省内目前共有45家南北挂钩合作园区。

在郑琼洁看来,通过园区合作载体,一方面,苏南地区可以充分利用苏北苏中丰富的劳动力和资源禀赋实现产业转移提升,另一方面将先进的管理经验、经营理念、创新模式等传经送宝,为苏北转型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新貌。陈峰摄

——“苏大强”,强在势头。

按照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勾画的蓝图,今后五年,全省上下要紧紧围绕履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三大光荣使命,实现在综合发展实力、人民生活品质、生态环境质量、社会文明程度、共同富裕水平、社会治理效能六个方面的“显著提升”,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在推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上,江苏正在持续以“1+3”功能区建设来改变苏南苏中苏北的传统地域概念,以此优化全省国土空间布局和生产要素配置,优化沿江沿海生产力布局。所谓“1+3”功能区,“1”是扬子江城市群;“3”分别指沿海经济带、江淮生态经济区、淮海经济区。

扬子江城市群由沿江八市组成,经济总量占到全省近八成,是支撑江苏经济大块头的“脊梁骨”。对于扬子江城市群的发展,江苏省支持南京争创国家中心城市,加快宁镇扬、苏锡常一体化进程,努力把沿江地区打造成全省现代化建设先行带、引领带。

随着《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21-2025年)》去年底获国务院批复同意,江苏再奏“向海而兴”号角,加快打造沿海高质量发展增长极。未来五年,江苏沿海三市中,南通提出要建成枢纽功能优、产业实力强、城市能级高、制度环境好的江苏开放门户;盐城立下综合竞争力进入长三角中心区城市先进行列,高质量发展跻身东部沿海城市第一方阵,乡村振兴走在全国前列等目标;连云港加快新时代的“后发先至”,力争累计产业投资和期末地区生产总值均超6000亿元,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港城。

此外,江苏将深入推进淮海经济区建设,支持徐州加快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加快推动江淮生态经济区建设,着力打造江苏发展的“绿心”。

值得一提的是,江苏在既有四座GDP万亿城的基础上,有望在“十四五”期间再增两座,分别是工业明星城市常州和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根据相关数据测算,2023年我们将迈入“万亿俱乐部”,万亿GDP城市未来可期。”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在当地两会上喊出了“领跑产业赛道、奋进万亿之城,再创一个热血沸腾的激情年代”的发展强音。3月份召开的徐州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亦明确,今后五年保持快于全省、领跑周边的发展态势,跻身万亿级城市行列,让徐州“省域副中心城市地位持续巩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实至名归”。

在迈向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上,江苏正面临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一带一路”等重大机遇的交汇叠加,正在以其综合实力、实体经济、科教人才、营商环境等先发和领先优势的交融共促,进一步激发区域发展的蓬勃活力,担负起履行新使命、谱写新篇章的时代重任。

时势与挑战俱在,使命与担当上肩,江苏必将不负嘱托,勇毅前行。“苏大强”过去强,未来更强!

(责编:范晓琳、金蕾欣)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