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春寒”下,这些“安徽细节”真暖!

土豆、胡萝卜、莴笋等不易被压坏的蔬菜被放在底部,西红柿等多汁果蔬被放在最上层;15000份蔬菜套装精心包装,每份搭配6种蔬菜……3月31日上午,安徽省合肥市百大周谷堆大兴农产品物流园内一片忙碌,200多名志愿者正对援助上海的新鲜蔬菜加急分拣。
“在量上,能多则多;在质上,应好尽好……”为精准支援上海疫情防控,合肥市从细节着手,精心做好运送蔬菜、副食品等物资驰援上海工作。
3月31日晚,安徽合肥驰援上海的车队整装待发。人民网记者 苗子健摄
考虑到物资送达后方便分发给上海居民,合肥市特意准备了15000份蔬菜套装,并对这些蔬菜进行了合理搭配,每份搭配有西红柿、土豆、黄瓜、大白菜、莴笋、胡萝卜6种蔬菜,并采用小包分装。“相信上海市民很快就能拿到来自合肥的新鲜蔬菜,感受到那一个个经过精心分装的小包装蔬菜中饱含的深深情谊。”
合肥精心进行蔬菜搭配并采用小包装。李予摄
援助不仅要援力、援物,更要援情。援助要精准,关键在共情。
合肥援沪蔬菜的小包装分装,做到了易分发、易携带,是从上海基层防疫人员和志愿者角度出发的共情之举,切实减轻了他们的工作负担,更让上海市民能够及时拿到新鲜的蔬菜。
“一家亲”的温暖,便浓缩在这样的细节中。
疫情犹如“倒春寒”。
在上海防疫的关键时刻,安徽多地都行动起来,一颗颗爱心汇聚成一股股暖流,涌向上海。
亳州产良药驰援上海。亳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3月30日早上,5辆来自安徽亳州市的货车依次开进上海奉贤区柘林镇的一家冷链企业。与80吨蔬菜一起抵达的,还有亳州捐赠的4万盒疏风解毒胶囊。
该药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推荐用药。此番援沪,为上海抗疫带来了重要的安徽中医力量。
关爱,植根于细节之中。合肥的小包装蔬菜、亳州的抗疫良药,都承载了与上海风雨与共、守望相助的深情厚谊。
在安徽本地的疫情防控中,同样处处透露着感动人心的细节。
最近,合肥市长丰县(双凤)经开区的一个农贸市场登上了网络热搜。在这个菜市场里,外观醒目美观、内容诙谐幽默的“土味”防疫标语随处可见:“茄子黄瓜配青菜,戴上口罩最厉害”“牛肉羊肉和猪肉,打疫苗的最优秀”“土豆毛豆四季豆,防疫防控无疏漏”……标语用诙谐幽默的方式提醒大家戴口罩、打疫苗,提高防疫意识。
长丰县(双凤)经开区农贸市场的“土味”防疫标语。王磊摄
外观醒目、内容诙谐幽默的“土味”防疫标语随处可见。王磊摄
此举引来网友纷纷点赞:“疫情之下大家都绷紧神经,有这些通俗易懂又可爱的标语很解压”“防疫很生活,有才”“这样的宣传很接地气”。
同样让大家点赞的,还有安徽芜湖繁昌区居民门上的“暖心暗号”。
为解决部分封控小区居民“菜篮子”问题,芜湖市政府下单网购了10万份“安心宅家”专属外卖,由志愿者充当快递小哥送菜上门。
为了提高核酸检测和送菜效率,减少志愿者敲门和判断是否有人在家的时间,所有封闭社区在家住户都在门上贴上了含有“在家”字样的纸条。志愿者见到贴纸条的住户,送菜时便不用再敲门,直接将菜放在门口即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芜湖繁昌区居民门上的暖心“暗号”。石联合摄
一张张字体不一、不拘格式的“暖心暗号”,写的是感谢,画的是敬意。尽管只有寥寥数语,甚至只有一个爱心图案,当忙碌的志愿者看到时,心中泛起温暖的涟漪。
“安徽细节”,正温暖着这场“倒春寒”。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