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江淮传真>>省内要闻

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有一种付出叫竭尽全力

2022年01月28日14:18 |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小字号

对于每一名中华骨髓库志愿者来说,能够配型成功捐献一次造血干细胞已经很了不起,而能够两次捐献造血干细胞更是极为难得。在安徽,目前已有3位志愿者两次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履行了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时的生命之约。

第二次,他没有丝毫犹豫

2022年1月24日,李明只身从北京赶往合肥,只为再次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那个未曾谋面的生命。这是他时隔7个月第二次捐献造血干细胞。

2021年6月,李明第一次捐献的时候,还是一名大四的学生,为了挽救这位和自己HLA配型相合的急性白血病患者,他带着笔记本电脑在医院完成了毕业论文的再稿。今年1月,第二次捐献的李明已经是北京工商大学的在读研究生。

根据中华骨髓库的规定,两次捐献造血干细胞需要间隔半年以上。因为有过一次捐献的经历,他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过程已经不陌生。所以当他接到马鞍山红十字会的通知以后,他没有丝毫犹豫。“没问题,我愿意。”

李明出身于宿州灵璧县的一户普通农民家庭,家人对他捐献造血干细胞虽然有些担心,但是朴实的父母仍然非常支持。在捐献前一天,得知李明要第二次捐献,远在福建的父亲赶到了合肥,在儿子身边全程陪同实现了捐献。

因为温暖,所以可以温暖

2018年12月,在一场生命与时间赛跑的捐献中,来自安徽理工大学的葛宏港,毫不迟疑的捐献出“生命的种子”,挽救一名12岁的急性白血病患者。

2021年3月,葛宏港又接到淮南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当初挽救的那位患者病情复发,十分危急,需要二次捐献造血干细胞才能迎来第三次生命。

接到通知后,葛宏港在处理好毕业、找工作等一系列人生重要阶段的相关事情,又陪同生病的奶奶看好病后,最后说服了家人,于2021年5月再次捐献了造血干细胞。

“因为曾经我也被温暖着,我希望我也可以温暖别人”。高三那年,来自上海的红十字志愿者给予了他3000元的资助,这也在葛宏港心里埋下了善和爱的种子。

“大家都说那位小妹妹是幸运的,但我认为自己才是最幸运的,因为我终于有一次回报社会的好机会”。对于二次捐献,葛宏港并不觉得有什么,他只希望这个14岁的小患者能迈过这道坎,趁着这最美好的人生时光,在阳光下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奔向她的前程。

“这一次,我拼尽了全力!”

“有一种情感,与其他无关,只因我们血脉相连。”来自淮南的胡常引是一名助产士,每天看着一个又一个小生命在自己手中平安降临,让她对生命有着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得知自己配型成功的时候,胡常引兴奋地脱口而出:“中了头彩!太幸运了!”2012年底,这位善良的姑娘克服因过敏体质导致的严重不适,坚持9个小时,为一个身患血液病、有两个孩子的母亲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

2018年7月,虽然刚经历了一次严重的车祸事故手术,但是在接到为那位患者捐献淋巴细胞的通知时,她没有犹豫。可就在准备捐献的前一天晚上,因患者病情变化,不得不终止捐献。从此以后,患者的情况一直是她心中的牵挂。

2020年10月,当她逐步调整好身体,准备孕育小宝贝的时候,却再次接到了为这位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通知。她依然没有迟疑,又一次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挽救生命的征途。

与8年前一样,注射动员剂后,因特殊的过敏体质,胡常引还是出现了较大的胃肠反应,五天五夜不能进食,只能靠输营养液来维持。但是她还是那句话:“我要是不救她,那两个孩子就没有妈妈了。”

胡常引成功捐献后长舒了一口气,“这一次,我也是拼尽了全力!”

自2004年5月,安徽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以来,累计已发展志愿者近6万人,造血干细胞捐献已达393例。他们用善良与大爱,用坚韧与勇气,竭尽全力,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生命的接力,成就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相逢。(赵玮玮) 

(责编:关飞、张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