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江淮传真>>省内要闻

【喜迎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南繁北育”耕耘忙

2021年10月07日08:43 | 来源:安徽日报
小字号

  “我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为农民群众增产增收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近日,广德市农科所副所长、高级农艺师吴险峰对记者说。

  受父亲和哥哥的影响,吴险峰16岁参加工作后,在1988年秋季投身 “南繁育种”。那时吴险峰年复一年奔波在安徽广德与海南三亚的两个盛夏之间,进行水稻新品种的“南繁北育”。每年秋季,吴险峰就像“候鸟”一样背着亲本种子,登上南下的火车,来到三亚市的一个部队农场,进行水稻加代育种。当时物质生活极度匮乏,海南的育种基地周围十分荒凉,破旧的4间瓦屋窗户连玻璃都没有,床是厚薄不平的几块木板拼接而成,田间地头杂草丛生,蚊虫叮咬、蚂蟥遍地、毒蛇出没……

  当别人与亲人团聚之时,吴险峰独自一人远在天涯海角的试验田里,或忙着栽插,或拿起铁铲排水除草,或观察水稻性状,记录相关试验数据。由于当时的通信条件不好,远在他乡的吴险峰亲身经历了什么是“家书抵万金”。但无论外部条件多艰苦,吴险峰从不言悔言累,从没有动摇过。

  吴险峰潜下身心开展育种。水稻育种就像选拔赛,每年要从数千份基础材料中择优选用,水稻育种研究也不同于实验室的科研,更多时候是一项艰苦的体力劳动。从整田、播种、移栽,到授粉、收获、考种,从数据记录再到数据分析,吴险峰都是亲力亲为。水稻杂交进行人工授粉往往在夏天最热的中午时候进行,吴险峰常常是衣服湿了干、干了湿,炎炎烈日下,在烂泥田中穿梭操作,一站就是几个小时。

  30多年来,吴险峰躬耕于农业科研沃野,带领他的团队先后育成“协优63”“皖稻32”“皖稻86”“广两优4号”“广粳16”等水稻品种,专情于水稻种植事业,默默付出,无怨无悔。(见习记者 朱茜)

(责编:金蕾欣、关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