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江淮传真>>政在行动

马鞍山:“小网格”托起“大服务”

2021年08月03日10:01 |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小字号

据马鞍山日报报道  炎炎夏日,位于重阳路与佳山路交叉口的重阳路商圈党员志愿服务亭,化身一座清凉驿站。走进亭内,直饮水、微波炉、沙发、桌椅、书刊一应俱全。居民买菜回来歇歇脚,外卖小哥打杯水,环卫工人热饭菜,志愿服务、邻里互助等活动时常开展……开放以来,这里从未冷清,居民们亲切地称它为“暖心亭”。

重阳路商圈党员志愿服务亭为环卫工人准备酸梅汤和矿泉水解暑。

商圈与居民互动,党员为群众暖心。梨苑社区以重阳路商圈党建为纽带打造的“五位一体”共商共建组织模式,正是马鞍山市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创新的一个大胆尝试。依托城市党建“微管家”,近年来马鞍山市不断优化调整社区网格党组织设置,积极构建“网格连心、服务联动”工作机制,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或党小组组长,建强专兼职网格员队伍,加强网格资源配置,真正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百米”,用“小网格”托起民生“大服务”。

网格划细划密当好党群“连心人”

“国际华城二村的景观木桥已修复”“小区新更换200余个监控摄像头”……在7月20日华城社区的工作例会上,通过交流讨论和实地检查,好几件居民之前反映的“老大难”问题得到解决。

及时收听民意,迅速作出反馈,这无疑是当前打通基层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所在。基层治理千头万绪,想要解决群众的“关键小事”,网格才是真正的依托和基础。

去年以来,马鞍山市积极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积极构建“网格连心、服务联动”工作机制,着力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下沉到基层,全面提升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的精准度,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要“兜”起群众的大小事,势必要织密这张“网格”。

如何才算织密?优化调整网格党组织设置是第一步。根据社区网格划分情况,按照“党员人数适度、服务管理便利、资源配置有效、功能更加齐全”的原则,全市118个城市社区共组建1628个党支部(党小组)。在网格党支部书记、党小组长人选的选配上,能力强、有威望的优秀居民、退休干部党员成为网格党组织负责人的不二人选。此外,发挥楼栋党员中心户的作用,健全“街道(乡镇)—社区—网格—楼栋”四级党组织体系,实现组织进楼、服务进家,激活楼栋里的“红色细胞”,组建以在职党员、志愿者、网格员、中心户、楼栋长等为骨干的“网格连心”服务团队,及时解决群众实际问题,让网格员成为党群“连心人”。

机制建优建强畅通治理“连心环”

织密了网格,还需要推动资源向基层倾斜,在这一点上,孙底社区率先做了大胆尝试。

孙底社区建立了全市首个“红色物业联盟”,社区、物业、业委会交叉任职,不占编制,不拿报酬,三方合力推进社区治理,许多诸如“在社区装电梯阻断器”“建设婴幼儿托育中心”等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在“红色物业联盟”的介入下,如期解决。

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不仅要整合形成“融”的力量,关键要增强街道“统”的功能,最终要提升网格“治”的能力。

在持续深化街道体制改革方面,马鞍山市赋予街道党工委派驻机构人事参与权、规划参与权、综合管理权等,指导12个街道设置“五办三中心”,推动行政执法资源向街道以下延伸,建强街道党工委这个轴心。

通过深化“双报到双报告双评议”,组织78个市直机关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6363名机关党员到社区报到,与驻区单位、“两新”组织组建区域党建联盟,开展红色物业建设,推动区域互助共建。

在此背景下,“社区吹哨、部门报到”应运而生。通过“吹哨”,市交警支队“应哨”整治孙底社区山南小学下课高峰期车辆乱停乱放现象,为孩子们撑起交通平安伞;供电公司花山服务中心“应哨”解决花山社区“拦路虎”,移除占道电线杆;雨山区住建局“应哨”帮助北山社区桥头新村安装路灯照亮居民回家路……越来越多的“关键小事”通过“社区吹哨、部门报到”长效机制得到了解决,网格发现问题、社区精准吹哨、市区分级派单、部门应哨报到这一套闭环系统,也实现了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下移,提升了网格服务的精准度。

载体创新创活架起服务“连心桥”

7月底“烟花”过境时,短时间的集中降水造成团结村3栋平台大面积积水。当天9时许,花山社区网格员徐皊发现后,通过手机端的“大管家综合服务平台”将问题上报。社区“大管家综合服务平台”负责人收到待办事项,社区党委及时响应、联络物业。仅两小时,工作人员就将排水口疏通,积水迅速排出。

如此高效能运作,得益于7月2日在全市上线试运行的“大管家综合服务平台”。按照“一门户、一账号、一数源”目标,马鞍山市在全省率先开展基层信息系统清理整合,整合系统62个,关停系统18个,使之成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的又一“利器”。

线上用信息化帮基层减负增效,线下用服务圈为基层扩展资源。

在中岗社区“红枫小站”负责人、红枫志愿社党支部书记戚继华的小笔记本里,清晰地记着中岗三村居民代表高宗发提出的修缮红枫志愿广场破旧廊亭的诉求。面对这笔不小的开支,党建微管家“红枫小站”立即召开座谈、联络网格内的爱心企业伸出援手帮忙改造,在“居民议事厅”里,高宗发、戚继华与爱心企业蒙原聚老总赵杰情、中岗社区党委书记侯维荣面对面,共同敲定廊亭改造方案。经过一周的紧张施工,红枫志愿广场的廊亭焕然一新。

像“红枫小站”这样的网格党建“微管家”在马鞍山市还有很多,它们通过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15分钟网格党群服务圈”,推动各方面的人员力量、资金资源下沉网格,促进社区党组织与各方力量阵地共享、资源共用、活动共办,构建起网格服务的“连心矩阵”,尽力、尽快把群众的需求在网格内循环中解决,真正把治理效能转化为居民的幸福指数。(张令琪 季晨辰)

(责编:黄艳、金蕾欣)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