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蒙城县图书馆新馆按照国家一级馆标准建设,建筑面积8900平方米,阅览座席826个,设计馆藏图书60万册。新馆设计元素源于庄子文化,构思精巧,以“书本”为符号,由一系列完美几何图形组合而成,体现了“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文化理念。
“图书馆新馆功能定位于国内一流,彰显时代特征和文化特色,以第三代图书馆为目标,通过功能区作用的发挥,将其打造成为知识中心、学习中心、交流中心,全方位满足蒙城县人民精神文化需要。”蒙城县文化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该馆在内部布局上根据读者的不同年龄、不同阅读行为等进行功能、区域划分。
整个图书馆均采用信息化管理模式,配有完备的服务设施,可为广大市民提供外借、阅览、参考咨询、信息检索、文献复制及文献传递等项服务。“我们在各楼层配有自助办证机、自助借还机、朗读亭等多种智能化设备,为读者提供便利服务。”图书馆运营负责人曹杨说,通过引导读者在基础服务上更多的进行自助办理,不仅可以最大限度的展示图书馆的现代感,同时能够提高读者的参与感,也为图书馆后期运营减少人力投入。
“我们还通过与县数据资源局合作,将图书馆借阅服务系统与‘皖事通’对接,实现与安康码数据共享,在安徽省首创上线‘码上看书’项目。”曹杨介绍,办理读者证的市民凭“安康码”,即可运用书籍借阅、自助查询等功能,工作人员也可获取读者的健康信息。
自试运营以来,广大市民阅读热情的持续高涨,如今,图书馆新馆成为当地阅读时尚引领者、新晋网红打卡地,每天早上,图书馆入口处,都会排起长长的队伍。目前,蒙城图书馆新馆客流突破43万人次,日均入馆4000余人次,日均借书1500余册。“下一步,我们将从图书馆人文环境和优质服务两方面着手,提升阅读氛围,引导市民走进图书馆,为全民阅读提供优质服务,将其打造成为当地的文化地标。”曹杨说。
近年来,蒙城县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投入,充实群众文化“粮仓”,形成了结构合理、覆盖城乡、运营有效、惠及全民的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截至目前,蒙城县共建成村级农家书屋298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307个、农民文化礼堂143个,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近距离满足广大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王浩 张云龙)
安徽全省居民消费价格上月同比上涨0.4% 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1月12日发布数据,2020年12月份,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4%,环比上涨0.9%。在猪肉、鲜菜价格反弹的支撑下,当月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1%,支撑当月物价由上月同比下滑0.6%转为上行态势。2020年全年…【详细】
去年安徽875个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 1月11日,记者从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刚刚过去的一年里,安徽省共改造老旧小区875个、改造建筑面积2463万平方米、惠及26万多户居民。 老旧小区改造,既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也是重要发展工程。安徽省一方面重点改造小区基础设…【详细】
安徽五部门联合下发通知 危化品生产企业将加快退城入园 全省剧毒化学品生产企业 只减不增 近日,省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下发通知,加强化工项目建设管理。今后,全省剧毒化学品生产企业将只减不增;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将加快退城入园,而新(改、扩)建项目严禁未批先建。 实现剧毒化学品生产企业只减不增…【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