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稳中求进迈向高质量发展

2020年12月21日16:58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据拂晓报报道,“十三五”以来,宿州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高质量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在建设美好宿州上迈出了坚定步伐,取得了历史性进步。近期,宿州市举行“美好宿州‘十三五’成就巡礼”系列新闻发布会,在12月11日召开的首场发布会上,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望涛从十个方面介绍了宿州市“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成就。

  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连跨八个百亿元台阶、今年将突破200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200亿元。2016-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分别增长8.9%、12.5%、12.9%、12.3%,高于全省平均增速,保持发展赶超势头。

  脱贫攻坚圆满收官。五年来,始终坚持民生为本、人民至上,脱贫攻坚实现“三个全部”,即:全市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县(区)全部摘帽。连续四年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建立完善脱贫攻坚责任体系、政策体系、监督体系、考核体系,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为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业结构加速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二五”末的21.7:41.0:37.3调整到2019年的14.5:35.9:49.6,实现由“二三一”到“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动能转换步伐加快,2016-2019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速达到23.4%,对工业增长贡献率提升至15.6%。率先建成首个省内区域5G连片试验区,在全国叫响了“中国云都”产业名片,云计算基地获评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市经开区生物医药科技园原料药制造项目入选省重大新兴产业工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143家,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总数比重提高至14.5%。落实推进制造强市建设等系列政策,“3111”工程扎实推进,持续实施技术改造“1525”行动计划,每年重点推进200项技改项目,累计完成技术改造投资超千亿元。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业主体达到754家,较“十二五”末净增长266家。千亿级黄淮海(宿州)智慧物流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高标准打造“一港十中心”。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到298家,数量全省第一,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占全省比重达到8.9%。

  创新驱动能力进一步提升。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建设省内首家石墨烯领域工程实验室、裸眼3D显示工程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小型超算中心、半导体研发平台、生物医药研发平台、量子通信研发平台、新材料研发平台“一中心四平台”建设步伐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连续3年居全省第一,占规上工业比重接近30%,占全省比重较“十二五”末提高一倍。设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技术转移宿州中心,建成国家、省、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服务创业团队等超过60家。全市获批省级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3家,市级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11家,共引进培养各类人才2.3万余人,皖北领先人才高地建设加快推进。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年均增长超过30%。埇桥区获批2019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

  区域发展更趋协调。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实现“首创首成”,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在全省率先出台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1+1”政策措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3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增速,累计实现55万农村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大宿城”主核的首位度和辐射带动力进一步增强,主城区完成征迁超2000万平方米,累计改造完成老旧小区280个,“五馆一中心”建成使用。灵璧入选全国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县域经济振兴十大工程成效显著,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实现县域全覆盖,砀山酥梨小镇、泗县运河小镇、高新区数字小镇、砀山马术小镇获批省级特色小镇。城乡发展更加协调,城乡收入比由“十二五”末的2.58降至2019年的2.47。

  绿色家园更加美丽。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顺利实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PM2.5较“十二五”末累计下降16.1%;市级及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成功入选全国首批20个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全省率先达到100%,完成91个乡镇驻地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农村厕所改造稳步提升。生态安全屏障加快构筑,林长制、河(湖)长制有效落实,连续21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非煤矿山由原来的500多个整治到18个,复垦农用地约2万亩。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成效显著,2019年单位GDP能耗达到0.4237吨标准煤/万元,较“十二五”末累计下降20.6%,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指标连续4年获得满分。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

  开放合作实现重大突破。正式纳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张江萧县高科技园列入长三角省际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市政府与上海科创办签订创新发展合作备忘录,“张江创造+宿州制造”模式有效复制推广,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步伐加快。开发区创新升级提质增效,市经开区扩区成功,砀山经开区、宿州高新区实现去筹转正。积极参与中部崛起、淮河生态经济带和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等重大区域战略,开展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共建园区、产业协同发展等领域合作,宿马、宿徐现代产业园等一批合作共建园区蓬勃发展,省际公交开通运营,皖北开放新高地建设取得突破。

  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进展。“放管服”和商事制度改革纵深推进,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专项行动,“四最”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行政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改革、金融改革等重点领域改革。宿州市、萧县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有力,分别获国务院和省政府通报表彰。发源于宿州市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经营模式连续3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提前完成,全市1262个村全部组建新型集体经济组织,“三变”改革获批成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拓展试验项目。城市信用评价排名稳居全国地级市第一方阵。人地挂钩、埇桥区“劝耕贷”、泗县选用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等一系列改革成果在全省全国推广。全面落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1+9+N”方案体系,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构建。建成5G基站超过1500个,大数据中心承载能力显著增强,成为量子通信京沪干线五个节点城市之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京沪铁路宿州站综合改造工程启动建设。徐明高速、泗许高速、德上高速等连接4省6市的省际断头路全部打通,实现县县通高速。实施国省干线一级公路项目20个,宿淮快速通道、符离大道建成通车,全市一级公路里程达700公里,形成高标准互联互通一级公路网络。“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快,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5807公里,县、乡、村三级公路网络体系日趋完善。宿州客运中心站及配套公交枢纽站建成运营,城乡客运一体化加快推进。砀山县开工建设全省首个县级通用机场,宿州机场、合新高铁泗县段、宿淮蚌城际铁路等项目加快推进。新汴河治理工程全部完工,钱营孜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并网发电,宿马园区泰盛热电联产项目加快建设,一批光伏、风电、生物质发电项目投产运行。

  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增强。33项民生工程精准实施。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7%,增速跃居全省前列。城镇新增就业超过20万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各类教育取得新进展,新建、改扩建中小学超过1300所、公办幼儿园超过200所,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实现全覆盖,现代职教体系基本形成。建成市主体育场、市水上运动中心、市综合训练馆,城市“15分钟”健身圈全面形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市立医院新区建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长三角地区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100%,获评省级卫生城市,健康宿州稳步推进。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灵璧县获批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国家安全全面加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平安宿州建设深入推进,民主法治建设更加完善,社会治理能力全面提升,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主导作用充分彰显,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充分发挥,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发展,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发挥,立法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法治宿州建设取得新进展,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持续加强,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从严治党实现历史性进步,干部队伍建设扎实推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整治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成效显著,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不断完善。(张化云)

(责编:黄艳、张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