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溪:精彩+传承

——非遗展示展演精彩亮相第八届徽菜美食文化旅游节

2020年11月23日15:24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日前,绩溪县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如期举办第八届徽菜美食文化旅游节。而作为具有绩溪特色的非遗展示展演项目也精彩亮相其中,为广大游客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听觉上的饕餮盛宴。

在伏岭分会场,省级非遗“秋千台阁”还没有正式展演,就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村民及游客前来,大家纷纷拿出手机、照相机进行拍照,想留住这难得一见的精彩场景。

据传,秋千台阁与农历闰月年相关,每逢至此,伏岭镇湖村的村民都要在清明节前后举行规模盛大的观音会,会期为七天。赛会前夕,先要派人到歙县的小南海或潜口佛寺,迎接观音牌位。赛会时,双人抬锣开道,放铳鸣炮,鼓乐喧天,旗幡蔽日,抬台阁,转秋千,浩浩荡荡,迎神于五里长亭。

秋千是“十”字风车形式,轴心外的转轮直径三米许,安装在四周装饰着高级绸缎的篷幔底架上,由四人抬着行走。转轮的“十”字双杠两端,另有活动短轴,四个婀娜多姿形如舞台小旦的妙龄少女,分别穿着红、黄、白古装戏服,拦腰安置在短轴上,随时扳动,旋转起伏。同时四女合唱《采莲》《赏荷》等昆曲,在婉转悠扬的丝竹管弦伴奏中,如出谷娇莺,风飘仙乐。

台阁约有六尺见方桌面大小,四周围以栏杆,栏杆精雕细刻,朱漆描金,龙凤呈祥,栩栩如生。阁里有用钢筋做成的人物支撑架,高达三米左右,架上由七八岁童男穿袍带甲饰扮成两层戏文人物,另还辅以道具之类衬饰,每阁由四壮汉扛抬,其结构奇妙,形态逼真动人。有的立刀枪剑戟于头,有的提蓝拿什于手,有的举杯托足,执扇撑身。远远望去,像凭虚御空,令人惊心动魄!

在上庄镇分会场上,国家级非遗“手龙舞”、省级非遗“火马舞”“火狮舞”等非遗项目依次上演。据相关资料记载,“手龙舞”起源于南宋初期,是一种流传于民间的传统儿童舞蹈。当时,绩溪县长安镇的宋家、中屯两个自然村曾盛行此舞演出。到民国时期,“手龙舞”在绩溪县内的岭北地区盛行演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沿传至岭南。渐渐地,“手龙舞”凭借独特的舞蹈形式、极具地方特点的舞蹈语汇,和传统的服装、道具配以戏曲的音乐,成为徽州传统舞龙民俗和民间舞蹈高度提炼和融合的典范。

而“火马舞”“火狮舞”惊险刺激的“喷火”表演,更是让现场观众拍手叫绝。作为第八届徽菜美食文化旅游节的重要活动之一的群众文化活动文艺演出更是格外引人注意。绩溪县非遗保护中心、绩溪县文化馆以非遗为创作源泉,创作并演出了极具地方特色的徽味宣传单曲《徽州味》,其融合了非遗传承人和传承项目的徽剧表演唱《薪火相传》,一亮相就引起轰动。

“祭汪公-赛琼碗”这项省级非遗项目11月7日在江南第一学宫广场盛大举行的时候,可以说被现场观众围得水泄不通。当天上午九时,该活动在鼓乐喧天之中正式开始。由贡生、旗幡、会猪、会羊等组成的祭祀队伍登场,祭礼开始时,按照传统礼仪,大赞高唱祭祀程序,乐队奏乐,陪赞用绩溪方言宣读祝文。随后,司仪引导礼生和主祭依次进行祭拜,所有仪式进行完毕后,大赞宣告礼成。整个仪式大约持续20分钟,现场热闹非凡。

“赛琼碗”这一绩溪民间的传统活动,是为了纪念隋末农民起义领袖汪华。自古以来,祭汪华活动非常盛行,逐渐演变成现在大型的“祭汪公-赛琼碗”活动。赛琼碗民俗文化活动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目前是整个徽州地区规模最大的祭汪公民俗活动,被誉为“徽菜民间博览会”。活动按照一年12个月,24个节气,设计了288道贡品,制作精美,气势恢宏,反映了绩溪人民的智慧,汇集了徽菜的精华,堪称绩溪的“满汉全席”。“赛琼碗”在集中展示乡人烹饪技艺的同时,培养和造就了一代代民间烹饪家,为徽菜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突出地方特色,扩大非遗的感染力和影响力。绩溪县非遗保护中心全程策划实施了本届美食节4个分会场活动、群众文化活动以及“祭汪公·赛琼碗”民俗活动等一系列非遗展示展演活动,上演了一场乡愁、乡情、乡土气息浓厚的文化大戏。(文馆) 

(责编:范晓琳、金蕾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