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六安:定点帮扶有妙招 家庭养殖出奇效

2020年10月13日15:19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七里棚村,位于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村子得名于村部到镇街道的路程。如今走在村中,硬化的道路两旁,路灯盏盏,树影绵绵,全村基本实现了村组道路全部贯通。很难想象,6年前,村部到镇上的7里小路,是这里唯一像样的道路。

2014年10月29日,安徽省国贸集团选派的驻村第一书记罗炜,第一次踏上这条小路,当时的七里棚村,除了村庄道路不像样外,有贫困户253户,村里的青壮年全部在外打工,村集体收入为零。这样一个贫困村,该如何富起来,便成了压在罗炜身上的一块千斤巨石。

驻村的第一夜,罗炜整晚未眠。

想要摆脱贫困,“搞产业”便是罗炜脑子里蹦出来的第一个想法。在他多方奔走下,联系到了一家服装厂,负责人答应可以考虑来村里投资建厂。经过实地考察后,服装厂负责人对罗炜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厂里需要110人左右的稳定劳动力。这下罗炜又犯了难,村里的青壮劳动力全部外出务工,留下来的不是老人孩子,就是基本失去劳动能力的残障人士,无论如何,别说一个七里棚村,就算把附近的几个村子都算上,这110人,罗炜也凑不出。

这一夜,罗炜又失眠了。

罗炜也是农民的儿子,骨子里有股庄稼汉的执拗劲儿,既然劳动密集型产业不适合,那就再想别的法子。

转眼来到2015年,早已熟悉这八平方公里角角落落的罗炜,这次盯上了当地的故有传统------养殖麻黄鸡。可在当地,这种一二十只,小规模的自给自足式养殖,并不足以脱贫致富。只有尝试扩充养殖量,形成规模化,才能增加村民收入。

既然有了方向,罗炜说干就干,这次他联系到了种鸡场,准备利用集团公司的专项产业扶贫资金,订购一批做完防疫的鸡苗,回到村里分发。

罗炜踌躇满志,回到村里召开组织动员会,可结果浇了他一盆冷水,全村所有贫困户中只有35户报名参与。箭已上弦,项目不能因为人少就搁浅,于是按照劳动能力和养殖经验,罗炜向村民派发了鸡苗。

经过3个月的养殖周期,当初派发的鸡苗已经可以出栏上市了。贫困户们养殖的麻黄鸡肉质鲜嫩,口味绝佳,很快销售一空。实打实的增加收入,让这35户贫困户尝到了甜头,也带动了周围更多人加入养殖的行列。2017年全村有养殖能力的贫困户,全部参与进了养殖项目中。

如今,每年单就养殖麻黄鸡,便可为贫困户增加五六千元的收入,而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4年的5398元增长到现在的13760元。同时,罗炜所在的安徽省国贸集团先后投入专项扶贫资金190万元、社会扶贫资金30余万元、捐赠扶贫物资折合人民币4万余元、消费扶贫25万余元,协调各类专项扶贫资金530余万元。全村贫困发生率从驻村帮扶初期的18%下降到0.24%;村集体经济收入从零到现在的33.6万元;村组道路硬化里程从2014年的5千米到现在的近30千米;村容村貌也得到显注改善。七里棚村从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蜕变成了如今十里八乡都羡慕的“小康村”。

眼看村民过上了好日子,罗炜终于不再失眠。(李希蒙)

(责编:欧恺、金蕾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