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出门,车主最关心爱车停在哪儿?
公共停车场建设作为合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要民生工程,今年合肥的目标是在主城区新建1万个公共停车泊位,建成5000个停车泊位。
其实在合肥老城区,有许多藏着实力的“高大上”停车场,让你的爱车既能坐上“摩天轮”,又可以像人一样乘坐“专梯”上下停车场,还有搬运机器人帮忙,它们的存在缓解了老城区许多人看病、办事停车难题。
坐标:中科大附一院停车场
“摩天轮停车场”最快90秒即可完成取车
绕着医院“兜圈子”现象得到缓解
走进中科大附一院停车场,一个“庞然大物”赫然耸立,一辆辆汽车在机械“手臂”的作用下,井然有序地上下叠放,像是坐上了“摩天轮”。这一停车“神器”就是垂直循环立体车库,因为运转结构酷似“摩天轮”,不少来中科大附一院看病就诊的患者和家属,习惯称它为“摩天轮停车场”。
“有了这个,停车方便多了。”现场一位李姓车主向记者讲述了立体车库的停车流程。车子开进停车库后,关好门窗下车,车辆就会被旋转送至该组的空余车位。走出车库后,在左侧的箱体上按下停车键,取走停车卡。需要取车时,在相同位置按下取车键、插入停车卡,车子又会像摩天轮一样循环转动至一楼车库。
“停车计费则按照第一小时4元,以后每小时2元,24小时20元封顶的标准执行。”现场停车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天早上6点至7点是医院车辆出入的高峰期,立体车库投入使用后,车辆在医院入口排队等待,或围着医院兜圈子的现象得到了极大缓解。
“整个过程停入、开出简单,从最顶层的停车库驶离最多只需90秒。离场时候可通过手机扫码自助缴费,抬杆自动识别放行。”中安智通项目管理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中科大附一院垂直循环立体车库始建于2017年,目的就是为了缓解就诊时“停车难”的问题。整个立体车库占地约350平方米,高7层,共10组,除去一层的进出车位,一共可容纳120辆轿车。
而在这之前,相同面积的停车场只能容纳30辆车。通过智能化、人性化的设计,垂直循环立体车库可以大大提高停车场的存取车效率、进出场效率和停放效率。不过该负责人也表示,垂直循环立体车库属于特种设备,相对于普通停车场而言,它的投资成本、维护成本也更大。目前,其单位正在合肥市推进其他立体车库项目,未来的立体车库将更加智能化、便民化。
坐标:金都楼智能停车场
搬运机器人全自动帮忙停车
SUV也可轻松停入
在金都楼智能停车场,如果你要停车,只需将车子直着开进近6米宽的车辆出入平台,熄火、拔钥匙、下车,无需掉头,剩下的操作将由“搬运机器人”帮你一步搞定。你的爱车也将在智能机器人的搬运下,或“腾空”或“入地”,然后“见缝插针”般精准地停放在车位上。
“我们这个车库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挑车主,技术好坏都能停进来!”金都楼智能停车场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车库入口安装有20多个红外线感应器,可自动识别车辆长短高低,就算是SUV也可轻松停入。
车主将车辆开进入口,即可取卡离开,搬运机器人将车辆自动送达楼里的停车位;取车时,车主轻点触屏,车辆将自动到达出口、自动旋转调整车头向外,车主即可上车,坐在车内扫码付费离开。整个过程最快仅需1分钟。
金都楼停车场位于合肥市六安路与淮河路交口处,如果不是走近观察,压根不会想到,这座5层的灰色建筑,竟是一座停车场。作为合肥市第一个平面移动式的全智能停车场,金都楼停车场地上2层、地下3层,楼体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能容纳近180辆汽车。
一般来说,一个标准的停车位按长5米、宽2.5米计算,100个车位含通道就需要约3700平方米的车库。 而有了搬运机器人的助力,金都楼停车场把传统停车场中的通道也变为车位,利用科技最大化使用纵横向空间。记者看到,在每一层的车库中间都有一条轨道,这是搬运机器人的行走路线。轨道两边,依次摆满了车辆。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金都楼智能停车场是24小时开放的,每天的车辆吞吐量在700车次左右,平均一个车位的周转率在5次左右,其中新能源充电桩有近20个,极大地方便了周边市民的停车需求。
坐标:长江中路停车场
汽车乘坐“专梯”上楼 即将改造引进“机器人”
8月15日下午,记者来到长江中路停车场,体验了一把“开着车也能腾空”的感觉。随着卷帘门慢慢开启,记者把车子开进电梯里,刷卡、按楼层,“叮”,数秒内,电梯到达6楼。电梯门开启,出现在眼前的车库和普通车库并无二样。
长江中路停车场是一座建在楼里的停车场,车子需要乘坐电梯上楼,对于日新月异的合肥来说,它或许并没有特别之处。但要知道,长江中路停车场的车载电梯已经运行服务了21年。也就是说,在商住楼的电梯还很少的时候,长江中路停车场就已经让汽车坐上了电梯。
作为合肥市内“老牌”的立体机械提拉式停车场,长江中路停车场位于三孝口和四牌楼的交界地带,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正东边,此处车流量巨大,该停车场极大地缓解了周边停车矛盾。当天17:00至17:10,记者观察到,短时间内就有6辆汽车出入停车场。
负责当日值班收费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长江中路停车场是24小时全天候对外开放,车位周转率很高。“周六周日高峰期,3个车载电梯口前全都排满了队”。
据悉,目前长江中路停车场仅3、4、5、6层可以停车。工作人员透露,现在停车场已有改造计划,改造面积在6000多平方米,改造后车位将增加至不少于210个。除了升级硬件设施、加固建筑,改造的最大特色就是将现有机械提拉式车库改为PPY平面移动类车库,“意思就是,车主再也不用开着汽车坐电梯上楼,自己停车了。只要把车开进电梯里,机器人会直接把车子停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