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谯城区芦庙镇:拓岗位 稳就业 助力脱贫攻坚

2020年07月30日09:55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党的十九大以来,亳州市谯城区芦庙镇党委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脱贫攻坚、聚焦“六稳六保”、聚焦群众关切,着力在打赢稳就业保卫战上下功夫。补足“就业”短板,不留政策“盲区”,小康路上不让一人落伍,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必考题”。全镇共有三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103户,2117人,脱贫形势严峻。为抓好“稳就业”、推进“惠民生”,亳州谯城区芦庙镇党委政府坚定练好就业拓岗位,啃下脱贫攻坚“硬骨头”,攻克脱贫攻坚的最后一个堡垒,切实增强战斗本领,以夺取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

拓宽公益岗位,帮贫困户稳定就业

芦庙镇积极拓宽公益性岗位,在遵循政策总体要求的前提下,统筹考虑乡村建设实际需要,坚持能开发尽开发的原则,坚持“因村设岗、因需设位、以岗定员、总量控制、属地管理”的原则,变“输血”为“造血”,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开发多种公益性岗位,有效保障了精准脱贫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在疫情防控期间,引导贫困户化身疫情监督员、管理员和宣传员,共为30余名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为贫困户安排村环境保洁员的工作,共为120余名贫困户提供公益性岗位;在光伏发电项目中,安排16名贫困户成为光伏看护员;在夏季丰水期间,开发水塘看护员,共为22名贫困户提供岗位;此外,在秸秆禁烧期间,设置禁烧宣传员、巡查员、值守员、清运员等。截止目前,共开发375个扶贫岗位,其中包括临时村集体公益性岗位156个,为贫困户和暂时无法外出务工贫困人员解决务工困难,每个公益岗位每年可为贫困户带来6000余元的收入。

加强技能培训,助力贫困户增产增收

贫困户韩守文,因参加了芦庙镇小吃餐饮技能培训,提高了就业技能,培训结束后,他选择在芦庙集摆摊卖炸鸡腿,增加的收入,可以裹住家里的日常开销。

“我的肢体三级残疾,我的妻子肢体二级残疾,有一儿一女,都在上学,负担很重,通过镇里组织的养猪技术培训,学好技术后,我下定决心改变现状,开始发展养猪业,由于身体原因,现存栏仅10余头,在挣到第一桶金以后,我们会继续扩大规模,提高收入,改善生活。”贫困户王祥如是说。

芦庙镇坚持通过技能培训引导贫困户自主就业和创业。对有劳动能力和技能需求的贫困户,特别有就业创业愿望的弱劳力、半劳力,进行技能培训。截止2020年7月底,共举办药材种植、养殖、蔬菜种植等9期培训班,其中包括组织40余人为期八天的种养殖培训班、组织50余人为期八天的小吃餐饮技能培训等。据不完全统计,接受培训的有584人,目前均已就业或创业,通过自己的劳动,摆脱贫困。

巩固脱岗成果,提升贫困户幸福指数

“毕业没多久,准备进城务农,因为疫情原因未能如愿,幸好镇里引进安踏鞋厂,我和父母一家三口都进入鞋厂上班,完成就业,预计每人每年可以增加4万多的收入。”贫困户丁朋说道。

芦庙镇坚持通过积极引进企业解决贫困人口就业问题。芦庙镇党委政府积极引进大型企业入驻,并于2020年6月底,引进喜宝鞋业进驻芦庙,开工之初,就安排10余名贫困户进厂务农,预计将会为400余名贫困人口安排就业岗位,每人每人可增收4万余元,实现了贫困户家门口就能挣钱的愿望。

农业经营主体,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

“我今年62岁了,无儿无女,没有收入来源,在芦庙镇村干部的帮助下,我来到贾超家庭农场工作,解决了我的基本生活问题,相信经过我自己的劳动,很快就会稳定脱贫。”芦庙镇杨庄村贫困户闫伟明说。

芦庙镇坚持通过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积极对接本镇能人大户和特色奖补项目,鼓励本地企业招收贫困人员务工。截止目前,已发展4家种养殖企业,已安排40余名贫困户就业,预计每年为贫困户增收3000至5000余元收入。

“芦庙镇始终秉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理念,奋发图强,发扬红韵芦庙精神,增强斗争意识,打好稳岗、返岗、拓岗‘组合拳’,端稳就业保增收的‘饭碗’,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坚决夺取脱贫攻坚的胜利。”芦庙镇党委书记董衡如是说。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就业是经济的“晴雨表”,更是脱贫攻坚的“助推器”。芦庙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拓宽公益岗位,加强技能培训,巩固脱岗成果,激发内生动力这一理念。党员干部敢担当、勇作为,在奋斗中激荡青春力量,在实干中追逐青春梦想,确保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王想想 王书锋 戴明)

(责编:范晓琳、常国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