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市因地制宜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多元发展路径

2020年07月15日09:32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近年来,宁国市以“三变改革”为契机,探索“乡村旅游”“盘活资源”等多元化发展路径,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2019年,该市村集体经营性收入2485万元,增长35%,消除薄弱村25个;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47元,增长9.7%。

依托地理优势,大力推进“物业经济”

每逢春节,西津街道津北村北闸村民组组长刘忠海总是分外高兴,不为别的,因为一到腊月就能收到村里的分红。“现在政策好,年底每人能分到500块红利,一家总共能分一两千块。”刘忠海笑着说。

津北村位于该市城区北郊,是位置绝佳的“城中村”。1998年,该村投资190万元建设了村委会大楼,并依靠出租空置楼层与门面房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但随着周边基础设施配备逐渐完善,该楼在出售或租赁上优势不再。2009年,村两委班子决定通过市场化运作,促进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我们召开代表大会通过全新定价,公开招标引入新商户。”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汪凤平说道。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津北村还瞄准时机,陆续在市中心购买了28间门面房,目前仅年租金就达到70多万元。利用这些资金,实现全村10个小康住宅区道路硬化、环境美化、夜间亮化,并支持每年补助金和奖励金的发放。

眼见村集体经济日益红火,村民满心期待再多点分红,而此时汪凤平又做出令人惊讶的选择。“既然走的是‘物业经济’发展道路,我们这‘庙’还是小了,想获得更大收益,没有地盘不行。”2014年,在挨家挨户做工作后,该村投入1800万元兴建了9层高的便民服务中心。

大楼建成后,2018年引进戴菲国际酒店,年租金83万元,并按照五年一周期以5%-8%的幅度增长。目前,该大楼本身评估超过6000万元,价值翻了两翻。去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70万元,村民拿到更多分红,原先质疑声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声声赞叹。

深化合作共赢,下好“联合经济”这盘棋

不同于津北村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对位置偏远、资源匮乏的薄弱村而言,其发展离不开上级支持和要素保障。近年来,在《关于在全市试点推行村级集体经济“两化”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指引下,该市农业农村局通过财政扶持资金,牵头成立全省首家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振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

吸纳集体经济薄弱村有限的资源,振宁公司集中投资开发区优质项目,按照“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的方式,解决薄弱村资金不足、缺乏投资主体等问题,实现村集体经济的稳步增长。该公司成立以来,吸引了43个村入股,投资总额2800万元,年收益率可达7.7%,近两年还投资入股了众益自来水厂、苏州仕净环保科技公司厂房建设项目。

不仅“扶”,还减“负”。宁国市委政府加大税收政策扶持力度,对振宁公司进行税收奖补。目前,“联合经济”这步棋走得越来越稳当,为薄弱村集体打上了一针“强心剂”,不断提升它们的造血功能。

解决剩余劳力,“劳务经济”让老百姓不再发愁

走进甲路镇甲路村,街道干净清爽,树木郁郁葱葱。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实际,该村研究出一本“生意经”。

“以往中心村维护、国道补植补绿都是招投标来确定合作商,存在资金投入过大等问题。我思来想去,为什么不能自己做呢?”该村党总支书记陈卫明萌生想法。2016年,甲路劳务服务有限公司应运而生,并于次年正式投入运营。

“每年我们对公路沿线树木进行不低于四次的养护,同时以日结工资的方式,聘请村民开展修枝、除草、打药等工作,缓解了部分老人的经济压力。”陈卫明表示,在路灯维护、中心村管护上,村里也通过劳务公司与村民展开合作。由于管理有方,市直部门还将塔上、石塔坞等几座小型水库的管理权交给村里。

2019年,“劳务经济”为甲路村带来30万元的营业额。如今,村里电子屏幕、公益性支出等开销均由劳务公司支付,村集体经济负担大大减轻。未来,该村劳务公司还将深化股份合作制,扩大经营,帮助村民增收。

因地制宜发展,全力助推“旅游经济”

从“毫不起眼”到成为人们眼中的“网红”游玩圣地,港口镇山门村景区的发展离不开科学规划。在着力打造4A级旅游景区的目标下,该村乘着“三变改革”的东风,以资源入股港盛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与此同时,结合山门洞自然资源、人文历史,组织村民流转土地近400亩,种植了马鞭草、油葵、粉黛、荷花等,打造出一个真正的世外桃源小镇。

四季花海吸引了各地游客,该村便引导村民利用自家房屋发展农家乐、民宿等配套设施,并对经营户建档立卡,设计制作统一标牌,让乡村健康化、规范化。这个小小的乡村,2019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过50万元,开启了“旅游经济”的新模式。

接下来,山门村将继续开展银杏园二期儿童乐园建设、环形道路沿线整治,为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添砖加瓦”。

盘活本土“宝藏”,以“资源经济”造福村民

“万亩竹、千亩林”,这是宁墩镇南阳村的真实写照。面积31.5平方公里的南阳村,坐拥山核桃、笋干、毛竹等丰富物产。结合这一实际,该村确立“依托苗木产业基地形成的花海景观,连接渔业保护资源和自然景观,走农业产业带动乡村旅游之路”的发展思路,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山东长广公司落户,建成400余亩的专业化苗木产业基地。

一方面利用省扶持的100万元资金,建设400平方米的综合楼,以每年5万元租给长广公司发展民宿项目;另一方面与企业合作,将总投资450万元的农发项目与基地建设修建游步道等辅助设施相结合,根据农发项目建成实际投入的资金折价入股,每年按照实际投入资金的2%—3%实施分红,将财政支农资金变为股金,实现集体增收。

村里开了好头,村民们纷纷搭上这趟“资源经济”的列车,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到长广公司,实现每年增收25万元的新突破。随着苗木基地、花海的吸引力逐步提升,不少村民还准备将自建房改造为民宿和农家乐,让自家“钱袋子”鼓起来。(凌欣 龙浩洋)

(责编:刘颖、金蕾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