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贫困村的华丽蜕变

2020年05月22日09:24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五月的初夏,颍上县78个重点贫困村之一的杨湖镇汪李村的麦田地里,一排排整齐的大棚分立田间绵延不断。推开大棚门,一株株青翠欲滴的菜苗上挂满青椒、黄瓜、西红柿等蔬菜,到处都是一派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汪李村地处沿淮行蓄洪区,地势低洼、人多地少,平均下来一个人不到一亩地,多年来一直饱受内涝困扰。条件差、收入低,为了提高收入,汪李村长期以来都有着有种植蔬菜的传统,可由于缺乏技术,发展有局限,农民收入不稳定。2000年前后村里中壮年陆续外出务工,蔬菜种植面积日益萎缩。

产业扶贫路越走越宽。精准扶贫开展以来,中铁四局驻村扶贫工作队和镇村两级实施了大棚蔬菜为主导的产业扶贫,让村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路子。随着蔬菜产业慢慢发展起来,村里的240多户贫困人口也渐渐脱贫,村里还同步发展了食用菌种植、生态养殖等近十个产业项目。汪李村也逐渐发展成为“一村一品”蔬菜专业村,实现年产蔬菜近万吨。

汪李村的种粮大户李泽龚,就是其中的受益者。在镇村两级和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种粮大户李泽龚2017年成立了家庭农场,流转土地100多亩进行大棚蔬菜种植。李泽龚介绍,当时村里支持72万元产业发展资金,帮忙建设了100多个大棚,县技术员定期上门指导,蔬菜种植效益很好,亩均纯收益在一万元左右。今年,他把种植面积扩大到380亩,带动了周边52户贫困户居家就业。

蔬菜的产量上去了,运输、销售却成了一个大问题。另外,村小学里的留守儿童室,缺少餐桌椅及教学、娱乐设施,这些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驻村扶贫工作队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积极申请近2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完善汪李村基础设施建设,帮助建立一个农贸交易市场,以及为沿河小学留守儿童室配备相关设施;并先后争取各类资金600万元用于村庄环境治理及基础设施建设,使地处颍河岸边低洼地的汪李村村容村貌发生根本变化。

“2018年,我们高质量实现了贫困村出列;2019年,我们村集体经济实现收入突破20多万元,贫困发生率降至0.19%。”汪李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张坤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将延伸产业链,依托蔬菜产业发展深加工,在增加村集体收入的同时,带动更多村民致富奔小康;同时,我们要找准脱贫攻坚工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奋力谱写乡村振兴的‘汪李篇章’。”

(责编:范晓琳、金蕾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