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洼地上建起“连心桥”  助残疾人走上致富路

2020年05月20日10:47  来源:合肥在线
 

  李勇是一名残疾人助理员,通过努力,他已脱贫致富。小时候吃过的苦、流过的泪变成一股动力,推他去做一件事——伸出手把残疾人拉出生活“洼地”,自食其力,实现人生的价值。为此,他拉着“发小”徐培柱一起垫资百万,在家门口撑起一个“家”。半年内,22个残疾人在这里得到了爱、尊重、价值感。

李勇带着残疾人在外面散步

李勇带着残疾人在外面散步

  近日,在合肥西北部,距离合肥经开区管委会30公里的高刘街道昌南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中心里一片欢声笑语,30多个残疾人正在联谊,台上拿着麦,闭眼唱歌的是沈欢。他皮肤黝黑,相貌堂堂,略带迟缓的身体随着节拍摆动。半年前,沈欢母亲送他来的时候,撂下一句话:“只要他能安生过好,不给钱都行。”这个22岁的小伙子初中毕业后帮过厨、拉过面包车、贩过菜......他满腔热情想融入社会,但现实兜头泼冷水。每份工作都干不长,老板们嫌弃他节奏太快,同事怪他做事毛糙。心灰意冷,他回到家乡,每日对着门口的树发呆,一整天默默不语。往后余生,难道只能在家里待着么?父母在,还好,父母如果不在呢?他不敢想。

  这时候,残疾人助理员李勇敲开了他家的门。2019年10月12日,高刘街道昌南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中心成立,目的是为精神、智力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一个“缓冲”环境,帮助他们找回自信,重回社会。

  身患小儿麻痹症的李勇从小在苦水里泡大,他家穷,穷得每年4月份要找别人借粮食吃。“睡着了,就不饿了。”父亲总是轻言安慰他们姐弟四个。吃苦的孩子早当家,高中毕业,李勇学过理发、开商店、卖农药、卖保险、跑黑车......他脱贫后,盖上房、娶媳妇、当父亲,小日子甜蜜蜜。作为一名基层残疾人助理员,他更想帮助残疾人自食其力,脱贫致富,获得社会“入场券”,成为人生赢家。

  “我的内心很柔软,像个女人。”性格刚毅的李勇看不得残疾兄弟姐妹们受苦受委屈,自身经历告诉他,经济独立,才能帮这群在生活“洼地”的人找到自信。他向单位领导许有林建议,“我们能办个就业中心吗?让残疾群体有工作、有尊严、有底气地活着。”干了30多年残疾人工作的许有林非常支持,他找来经开区残疾人工作处处长陈明一起商量,“政府能否支持资金,让我们撑起这个家?”

  “要想赚钱,办残疾人就业中心行不通。”陈明先泼一盘冷水。“我知道,我就想干点事。”李勇很坚持,他不为名不为利,只为把曾经吃过的苦,受过的罪化成春雨,化成能量,滋润身边人。陈明不相信,更担心他们是一时兴起,最后把事情干砸了,“想清楚再干。”他劝道。

  陈明带他们到周围县区参观学习,详细解读合肥市现有扶持政策,帮助他们进行中心的规划和建设以及制度的建立。转眼半年,如今中心各项工作平稳推进,中心的残疾人员工有相对稳定的手工劳动和农业活动,中心按月购买社会保险、发放工资,李勇和徐培柱也累计垫付资金近百万元。

下午5点后,残疾人集体在外面干活,

残疾人集体在外面干活

  众人拾柴火焰高,他们共同撑起这个“特殊家庭”。残疾人来了,要找活给他们干。徐培柱从合肥长鑫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找到一批组装电子元件的手工活,一个又一个,他耐心教会所有人。除了坐着干活,他们经常在户外劳动,锻炼身体。5月15日,徐培柱带着二十几位残疾人在自家土地的枫树林下给西瓜苗松土除草,他们更需要锻炼身体、活动筋骨、康复训练,也想待西瓜成熟后,作为福利发给他们。

  此外,就业中心除了配备舒适的操作台、康复室、午休室、电瓶车充电桩等“硬”件,李勇还为他们配备了一名职业医生,指导他们做康复训练。截至目前,就业中心已累计为高刘街道22名重度残疾人提供了辅助性就业岗位,并计划在三年内帮助30名贫困残疾人实现脱贫目标。

  今年,李勇有个新的计划,准备引入麻花制作与洗涤衣物两个既贴合市场用工需求、又适宜辅助性就业人群低技能、低体能、高安全性的就业项目,以此来提升残疾人辅助性就业项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项目正在洽谈中,洽谈成功后,我们打算再招收10名贫困残疾人加入到就业中心中来,让更多的残疾人学到一技之长,带动家庭早日脱贫,步入小康生活。”

  爱心总在传递和汇聚,就业基地成立半年来,在当地逐渐竖立口碑。近日,安徽有林建筑劳务工程有限公司副经理张攀送来价值万元的陪护床和椅子。

  “就业中心帮助22位残疾人购买了社会保险,并每月发放1550元生活补助。”40岁的孔维(化名)表示领导和同事都对自己很好,“这里让我开心、安全,我想在这里干一辈子。”她一字一句地告诉记者,慢慢抬起头,眼里闪着光芒。(梁青山 黄湄)

(责编:刘颖、金蕾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