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东至县:“内外兼修” 提升人居环境整治实效

2020年05月14日16:26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常态化疫情防控之下,加强乡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快补齐全面小康“三农”领域乡村建设短板的重要途径。东至县坚持“党员带头是首位担当、群众参与是首位要求、百姓满意是首位标准”的理念与目标,既注重外在“颜值”,也关心内在“治理”,“内外”兼修提升人居环境整治实效。

聚力“收官”之战,打出“决胜”气势

聚焦农村人居环境三年行动计划收官之年“硬任务”,以基层党建“书记项目”为抓手,全局谋划、高位推进。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分工安排,网格化管理、项目化推进,集中七个月时间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县上下11000余名党员干部闻令而动、冲锋在前;近百家单位奔赴一线、包保联动,切实从思想上、行动上真真正正动起来、干起来,营造出热火朝天、只争朝夕的干事氛围,打造出“干干净净奔小康”的“决胜”气势。

强化党政“协同”,激活多级“联动”

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双指挥长的高规格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指挥部,建立县领导“包乡走村入户”机制,乡镇领导班子“包村联组入户”机制,落实党组(委)书记负责制,发挥政府职能部门职责,推动“协同”会战。各地各单位召开动员会、推进会,紧张有序推进工作。洋湖镇、胜利镇等举行现场会,实地办公、就地解决、火速疏通“堵点”。与此同时,积极宣传发动群团、社会力量参与环境整治。团县委组织东至县义工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数百名会员投入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木塔等乡镇采取“党建+村民理事会”模式,在党组织引领下,积极鼓励村级妇联、共青团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大田村成立“门前三包”责任制工作领导小组,由村妇联负责日常工作管理等,切实通过上下通力配合横向分工协作,凝聚了人居环境整治的最大合力。

分步推进“重点”,“主线”贯穿始终

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以“三年行动任务”为基本遵循,将基层党建“书记项目”的引领作用贯穿始终,分步推进“一户多宅”专项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业生产废弃物治理、水域环境综合整治、路域环境综合整治、无功能建筑物整治等“1+5”项重点任务。按照时序进度,每月聚焦1个重点任务强力调度,同步推进其他5项整治任务不放松,重点突出、协同有序抓好整体工作。

组织全面“发力”,治理能力“提标”

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的核心作用,发挥基层党支部带头作用。积极利用“网格化”管理优势,将党组织资源分布到片区,全县1800余名党员下沉到网格,主动参与到包保村网格化管理中。县直单位与包保村建立联合党支部,共同参与整治工作。镇村党组织积极利用“板凳会”等方式,强化入户宣传,提高群众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同时,部分乡镇将人居环境整治融入村规民约,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切实做到党员示范干、带着群众干,在服务群众中“滋润”党群、干群关系,提升党组织公共治理能力。

盘活闲置资源,推动试点“先行”

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中的“一户多宅”专项治理,以提高集体组织的公共治理能力来强化对宅基地使用环节的行政管制,积极探索土地整治“地票”制度,有效破解用地指标困局。全面清理废弃无主宅基地,依法依规、有序收回集体,拓展村集体资产,通过土地复垦等资源整合利用方式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写好“以地生财”大文章。同时,积极把握省农业农村厅批准开展的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省级试点示范工作契机,创新思路、先行示范,加快探索推进统筹城乡建设用地一体化发展步伐。截止目前,已摸底“一户多宅”7500余户,清理495户,切实为集体经济发展和下一步试点工作深入推进打下良好基础。

“内外”同步提升,“旧貌”转变“新颜”

在坚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上下同心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来,全县已清理陈年垃圾3700多吨、农村生活垃圾2600多吨、村内沟渠340余公里、废旧广告牌1300余块、乱搭乱建1018户,摸排无功能建筑5100多处。各地农村人居环境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村级组织治理能力得到淬炼,乡村“颜值”和“气质”不断转变,村庄的美誉度和人民的幸福感也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的推进而稳步提升。(潘堃)

(责编:黄艳、金蕾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