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思政大课安徽专场反响强烈 师生热议

2020年04月24日10:17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在抗疫中读懂“中国答卷”——“全省大学生同上一堂战‘疫’思政大课”观后感

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海琳 老师

今天认真聆听了由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中共安徽省委教育工委、安徽省教育厅组织的“全省大学生同上一堂战‘疫’思政大课”,心灵深受洗礼,收获和感触良多。

五位专家教授分别从“抗‘疫’与培养新时代爱国主义”“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同上一堂课、同‘心’抗疫情”“在战疫中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战疫中的制度优势”等五个方面,从历史到现实、从前方到后方,进行了生动、全面地解读。这堂课让我们更近距离感受到,在这场烈火大考中,全国人民艰苦奋战,不负众望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一个个闪亮的名字,一个个逆行的身影,书写了一个个感天动地的传奇,向世界彰显了“中国力量”、“中国速度”和“中国精神”;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这一切让我们坚信:此生无悔入华夏,来生愿在种花家!更让我们坚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不移跟党走!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一定会把抗“疫”精神融入到教学中,及时传递给学生,以真人真事丰富课堂,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用好思政课,弘扬爱国情

安徽工商职业学院思政理论课教师 严瑞

疫情防控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更是一场鲜活生动的思政大课。4月23日,由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中共安徽省委教育工委、安徽省教育厅与人民网联合举办的“同上一堂战‘疫’思政大课”安徽专场将“云端”开讲。

五位专家教授立足于不同方面,用鲜活的案例、深厚的理论功底、高超的语言艺术,结合抗疫实践进行深入讲解,让我们更深切地感知这场战“疫”带给我们的经验与启示,展现了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引领作用和独特的魅力。

同上一堂战“疫”思政课,给予我心灵上的洗礼、思想上的升华,让我受益匪浅、刻苦铭心。作为一名思政教师,通过聆听这堂战“疫”思政课,让我更加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自己肩上的重任。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灾难面前,我们同呼吸共命运,同生死共患难。没有一个人的桃花源,思政教师也是抗疫中的一员,要用好思政课堂,传播正能量、弘扬爱国情;要通过言传身教,做好学生思想的引路人,引导广大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激励他们胸有大志、心有大我、肩有大任、行有大德,做新时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爱国者。

病毒无情,人间有爱。伴随全国多地确诊人数为零的出现,春天的脚步悄然来临,风光无限美好,被疫情笼罩的天空也如水洗般明亮!病毒终将远去,迎接我们的将是无尽的爱与温暖。也希望我们守好各自的岗位,助力疫情常态化防控,扛起肩上的职责担当。

安徽农业大学师生:一堂思政课 激发爱国情

安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徐玉祺博士:疫情防控是一面镜子,照见共产党员的初心,照见了新时代中国人的爱国魂。我们通过聆听专家报告,深深为我省90后医护人员冲在抗“疫”援鄂前线贡献青春力量的事迹而感动。深切感受到疫情下的众志成城、团结一心。党的正确领导和我们制度优势是抗疫制胜的法宝。我们要在党的统一领导下,科学有序防控,全面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安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于德博士:这次战“疫”大课,为广大青年学子上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爱国主义实践课。从战“疫”课上,我们认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感受到中国之“制”转化为中国之“治”的磅礴力量,领悟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引领航向。伟大战“疫”实践孕育的伟大战“疫”精神,必将激励鼓舞高校思政工作者和青年大学生坚定远大理想信念、筑牢共同思想观念、树立正确价值理念,进一步增强“听党话 跟党走”的情感认同、思想共鸣和行动自觉。

安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包越:从今天的战“疫”思政大课中,了解到我们所享受的岁月静好是广大的医务工作者们义无反顾付出,在一线不断地坚持得来的。他们把自己的青春绽放在党和人民所需要的地方,同为90后的我,他们是我学习的对象。

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18级英语专业学生方应卓:在今天下午的战“疫“思政课上,曲建武教授从爱国出发,谈到近代中国人民面对困难时的不懈奋斗。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不仅要心念国家,还要有针对性地学习理论知识,找准方向。曲建武教授给大学生的6条建议囊括了理论和实践,而在当下疫情期间,增强自身体魄是我们刻不容缓的目标,自身健康,才能尽心尽力地工作和学习,从而为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为我们的国家建功立业。

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18级农业资源环境张天尧: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历经过许多磨难,但我们从未被压倒过,而且越挫越勇,赫然挺立在世界东方。这次战“疫”,中国以身作则,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中国向127个国家,4个国际组织提供物资,同样也获得了回报,意大利小区播放中国国歌,伊拉克总统亲吻我们的国旗等等。疫情期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之所以在疫情防控方面有如此的成就,彰显了我们中国的制度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次疫情是对治理能力、体系的大考,中国,做到了!

安徽农业大学18级计算科学专业刘斌:我收看了这场战“疫”思政大课,深有感触。汪天平教授讲述的安徽省支援湖北医疗队事迹告诉我们,青年人刻苦学习,掌握本领,从而能身体力行,担当历史重任,做新时代爱国的大学生。

安徽医科大学师生:拓展教学形式 提升教学效果

安徽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柳泽民:

在全省大学生同上一堂抗疫思政大课上,几位专家全景式展示了中国人民抗击疫情战争中表现出来的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显著的制度优势和世界大国责任担当,特别是抗击疫情一线专家的现身说法极具感染力,有助于增强广大青年学生的“四个自信”。在此次抗击疫情的战争中,催生了线上思政课教学这一重要形式,大大提升了广大思政课教师线上教学的能力,为拓展思政课教学形式、丰富思政课教学资源、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和实现“三全育人”目标提供了无限发展空间。

安徽医科大学2019级硕士研究生胡玲玲:

五位老师从不同视角讲述了疫情防控工作中迸发出来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强大的制度优势、浓厚的为民情怀。

在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我们看到了无数个年轻闪亮的名字,他们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新时代青年要用青春奋斗来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要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要有一个良好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报效祖国,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新时代青年学子要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加强体育锻炼,要把爱国情、报国志、强国行作为自己的终身信条。

在这次疫情中,我们看到了党中央统一部署,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病毒没有国界,疫情不分种族,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唯有团结协作、携手应对,国际社会才能战胜疫情。置身事外、独善其身,显然是行不通的。我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人心齐泰山移,在全国人民的守望相助下,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安徽医科大学2019级法学专业本科生 张陆翔

这场疫情告诉我们,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人类的命运始终紧紧相连,独善其身变得越来越不可能,困难面前,谁也无法做到置身事外。我们不会忘记,成千上万的医疗工作者挺身而出,一批又一批工人奔赴疫情一线,广大的基层党员牺牲自我坚守阵地,汪天平先生口中的他们始终坚守着自己对社会的承诺,将华夏大地的安危与个人的命运紧紧相连。这样的奉献精神,便是抗疫时代里中国制度最最闪耀的光辉。

“山川相异,日月同天。”国家社会的团结如此,国际社会的合作亦然。正如汪兴福教授所言,疫情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无论贫富与强弱。日本与中国的相互援助,中国医师远赴意大利与塞尔维亚……我们将中国制度抗击疫情的优势经验带给同样深受苦难的友邦。这不仅仅是在向世界展示中国强大的能力,更像是对去中国化和反全球化浪潮一次有力的还击。

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我们迎接这即将到来的胜利,祝福我们能走出往日的伤痛,秉持着对亡者的追思与对未来的期待,走向更加璀璨的明天。

安徽医科大学法学系2019级本科生 黄宇

今天下午,全省高校的师生同上一堂战疫思政大课。在听完五位专家的精彩讲授后,我更加清晰了自己的定位,更加崇敬那些逆向而行的敢于担当的英雄,更加感恩和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知识分子的责任——爱国”,曲教授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汪天平教授所诉的抗疫经历更是让我感触颇深。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医护人员们疲惫但坚定的身影,被口罩勒出深痕还保持微笑的面孔仿佛就浮现在我眼前,也许日后我们在路上并不能认出当初一个个冲锋的战士,但他们展现的爱国精神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而后在董教授和汪兴福教授的讲述中,我亦真切地感受到我们不仅仅是以个人的身份生活,而是与所处的时代同呼吸,共命运。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国采取的坚决有力的防控措施,展现出的出色的领导能力,组织动员能力,贯彻执行能力,是其他国家做不到的,为世界防疫赢得了时间,制定了标准,树立了榜样。

我们虽在家,依旧可以“宅其身,抱道行”,就如姚教授所说,我们应调整好心态并保持清醒的认知,做到停课不停学,乐观豁达的热爱生命并追求幸福。我们当代青年要让祖国变得更强大,首先就要强大自己,努力学习,坚定信念,并且付诸实践,把灾难变成力量,内化为努力的动力。

(责编:苏恒、关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