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上午,脱贫户闵德兰吃过早饭,叮嘱患有慢性疾病的老伴服药后,骑着电动三轮车来到了村里的扶贫基地,上午的工作任务是采摘大棚里成熟的千禧果。
闵德兰是宿州市埇桥区大店镇三里村扶贫基地的常用工,和她一起在基地大棚里务工的工友中,还有十多个也是被优先吸纳的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基地里有活我们就干,一天开60块钱工资。”闵德兰说,基地里种管收的活很多,每个月的务工收入一千多块。
与闵德兰务工的扶贫基地一路之隔,是村里建设的自主创业园。自主创业园里的大棚一部分承包给贫困户,另一部分属于村集体。三里村兴农服务公司负责人闵亚东介绍说,村集体的大棚由兴农公司统一流转、经营,收益尽归村集体。“今年,这几个大棚的产值预计能达到20万元。”
贫困户承包的大棚,按照“五统一分”的方式经营,由村兴农服务公司提供统一机耕、统一种苗、统一施肥、统一技术、统一销售服务,贫困户分户管理,收益全部归贫困户所有。“按照每户承包两个大棚计算,每户每年可收入两万元。”闵亚东说。
除了自主创业园,三里村还建设科技扶贫孵化园和就业务工园,通过政策扶持、就业增收、产业带动等一系列措施,把三个园建成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希望之园”。
科技扶贫孵化园由村里的科技致富带头人投资建设,共建设多层覆盖大棚40亩,采取“大棚多层覆盖+新品种+新技术的高效增收模式”“合作社+贫困户+人才+市场的增收脱贫模式”,建立了农技专家培养技术骨干、技术骨干指导贫困户,专家与农户之间建立微信群互动交流的技术链条传导模式,对发展意愿强烈的贫困户进行重点培训培养、带动发展。目前共培养技术骨干10人,培训农民200人次,起到了良好的引导、示范、带动作用。
就业务工园由村里的家庭农场投资建设,通过带动就业等方式,促进贫困户增收。“贫困户在我们村的三个园内能学习技术、能就业务工、能承包经营、能流转土地、能入股分红,实现了脱贫增收渠道的多元化。三个园共同为贫困户稳定脱贫引来了‘活水’。”三里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叶松涛说。(苗子健 余明明)
党建红丨安徽马鞍山:用心用力用情 办好群众“小事” 上世纪九十年代建设的老旧小区,经改造后旧貌换新颜;长期困扰居民生活的噪音,经调解后迎刃而解;留守老人没有休闲活动场所,经协调后让老有所乐成为常态…… 这些变化都得益于党建引领,也是马鞍山市当下“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最生动基层实践。 …【详细】
合肥:三类人员可免费参加就业技能培训 记者昨天从合肥市人社局获悉,今年6月至10月,全市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城乡未继续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可参加合肥市公共职业训练基地2021年免费就业技能培训。 合肥市提供免费技能培训的4家公共职业训练基地分别是安徽合肥技师学院(新站…【详细】
油价年内第九涨 加满一箱油多花9元 人民网北京6月28日电 (申佳平)今日(28日)24时,国内油价迎来今年第九次上涨。国家发改委官网显示,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1年6月28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提高2…【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