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第一书记更忙了

2020年02月04日07:5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 人民日报 》( 2020年02月04日 19 版)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这个春节假期,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国各地特别是“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坚持抓好党建促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广大驻村第一书记坚守在脱贫攻坚最前线,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旺盛的干劲,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而奔波忙碌着。

  今天,本版刊发5名来自不同地区的第一书记在春节假期坚守岗位的报道,展现他们在脱贫攻坚一线敢于担当、奋勇争先的精神风貌。

  ——编 者

  黑龙江饶河县小南河村第一书记冷菊贞——

  辣椒酱带火了小南河

  本报记者 方 圆

  “冷书记,生日快乐!”大年初二一早,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西林子乡小南河村便热闹起来,村民们争相出门,有的带着新蒸的枣花馒头,有的带着刚炸的蜂蜜麻花,有的带着自己制作的红灯笼,目的只有一个——为驻村第一书记冷菊贞庆生。捧着一碗简单的面条,冷菊贞站在村民中间,笑靥如花。

  这是冷菊贞在小南河村度过的第五个春节。2015年12月,冷菊贞当选小南河村第一书记。小南河曾经是出名的贫困村,物质匮乏,村民精神涣散。4年多来,她带领村民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产业和农产品经营,打造民俗摄影旅游基地,注册4件37类商标,推出明星产品“小南河辣椒酱”。

  冷菊贞的家就在饶河县城,距离小南河村驱车不到半小时。可这么近,她春节期间却抽不出空回家,坚持留在村里忙上忙下。

  冷菊贞生日当天,众多村民中,杨俊华显得尤为激动,她将自家制作的豆包塞进冷菊贞怀中:“要是没有这姑娘,我真不知该咋办!”杨俊华喜欢亲切地称冷书记为姑娘,由于年事已高、体弱多病,她成为当地为数不多的贫困户。

  去年秋天,杨俊华带着自家种的豆子来找冷菊贞,请她帮忙找销路。“冷姑娘当时就跟我说,卖豆子不赚钱,干脆做成豆包,还能卖上好价钱。”在冷菊贞的帮助下,杨俊华的豆包如愿卖出了几千块。“我现在住着政府帮着盖的新房,屋后还有一片小菜园,想吃啥就种啥,冷书记对我就像亲人一样……”说起冷书记的好,69岁的杨俊华激动得直落泪。

  如今,“明星产品”小南河辣椒酱生产已初成规模。就在春节前一周,辣椒酱工厂还在紧张作业中。为了满足订单需求,冷菊贞带头熬夜加班,这边看配方、那边盯包装,常忙得顾不上吃饭。不少村民在她的带动下,义无反顾地加入到加班队伍中。

  “节前生产了一万多瓶辣椒酱,依然是供不应求,年后得抓紧时间复工供应上才行。过完年,还得接着跑订单、跑平台,把咱小南河的牌子立住了……”对未来的致富路,冷书记和大伙儿都充满信心。

  “防疫期间,我更不能走了,作为第一书记,必须冲在最前面。”忙了一整年,本以为能清闲几天的冷菊贞最近几天因防控疫情更加忙碌。“必须加强防护,不能掉以轻心。”她说。

  安徽固镇县陡沟村第一书记童俊杰——

  “农粮驿站”生意红火

  本报记者 游 仪

  凌晨3点起床,屠宰牲口,洗净分箱;联系顾客,上门入户,保证原装。这是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石湖乡陡沟村第一书记、扶贫队长童俊杰2020年春节的驻村日常。

  “老吕,家中土鸡还有吗?”人未到,声先至,腊月二十八,童俊杰带着一身寒霜从门外走入。吕计诚见了,左手一停,右手饲料一扔,笑容满面迎上前去:“童书记,还剩4只,其中两只打算留着过年自家吃。”童俊杰笑着说,“这单忙完,过个好年!”言语间,抓鸡、称重,干净利落。算账、付钱,一清二楚。

  “谢谢啊,要不是您,我现在还没脱贫,哪能办成这么大的养鸡场!”回忆起童俊杰对他的帮助,吕计诚感动地说。今年48岁的吕计诚,妻子患病,两个女儿又要上学,2014年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吕计诚告诉记者:“童书记来村后,搭建了‘农粮驿站’电商扶贫销售平台,帮着我们卖货。我建了个500多平方米的养殖大棚,养了一两千只鸡,年底土鸡不用自己吆喝就有客户主动找上门。”

  在童俊杰的倡导下,陡沟村于2018年初建起了“农粮驿站”,是一个销售贫困户自种自养的农产品电商平台。客户不仅能在线下单,有的产品甚至能看到贫困户具体信息,点对点直接采购帮扶。临近年底,各家都忙着采购年货,从黝黑咸香烤鸭蛋,到原生态正宗土鸡,从固镇特产黑花生,到村民自制干豆角,网购平台上订单猛增。

  1月23日一大早,童俊杰拎着两箱包装整齐的土鸡往城里赶。

  “梁先生,你定的两只土鸡到货了,麻烦下楼签收吧。”童俊杰刚给客户打完电话,不一会儿,就看到一个急匆匆的身影下楼。

  辨认出这是下单的客户后,童俊杰上前搭话:“你好,我叫童俊杰,是固镇县石湖乡陡沟村的第一书记,这是你要的土鸡。”接过两只鸡,梁先生露出惊疑神色:“第一书记?咋是你来送货?”童俊杰解释道:“我们‘农粮驿站’有个规定,首单都是第一书记负责送。我简单给你介绍下我们村的情况……”童俊杰说。

  据统计,春节前半个月,陡沟村通过“农粮驿站”平台带动了78户贫困户销售鸡鸭蛋禽、干豆角、大米等农产品4万多元,户均525元。这个春节童俊杰帮着大家卖年货,忙得脚不沾地,仍干劲十足:“累是累了点,但想到村民们能通过这个平台卖出农产品,过个好年,我很开心。”

  贵州普定县水井村第一书记王泽勇——

  莲藕串起产业链

  本报记者 黄 娴

  1月22日,刚吃过早饭,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化处镇水井村第一书记王泽勇就匆匆往村里的田坝上走。当天,种植公司经理陈汝祥来村里收鲜藕。“快过年了怕没有工人,我去看看放心些。”王泽勇边走边说。一到田坝上,王泽勇就跟陈汝祥交流起今年的市场行情:“今年收4元一公斤,趁着过年需求量大赶紧来收。”

  水井村位于普定县化处镇西北部,含12个村民组1070户4080人,是该镇8个贫困村之一。2016年4月,32岁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贵州新安航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职工王泽勇被派到这里担任第一书记。

  别看如今水井村遍地莲藕,在王泽勇驻村前,村民却对此不感兴趣。水井村背靠朵贝山,磨香河穿村而过,窄口水库坐落于此,地势平坦开阔、阳光充沛、水源充足,“条件这么好,怎么会是贫困村呢?”经考察调研走访,王泽勇和村两委班子成员达成共识:产业发展是脱贫攻坚的关键。根据实际情况,村里确立了“茶果上山、香葱进地、莲藕下田”的产业发展思路。

  对于流转田地种植莲藕,有些村民不理解,王泽勇给大家算细账:荷叶可以做成荷叶茶出售;花开时举办荷花节,吸引游客,带动农家乐、烧烤摊等旅游项目发展;莲秆枯萎了,荷田里养殖的泥鳅和鱼可以接着卖;莲藕、莲蓬可以卖生鲜,还可以深加工。一个清晰的莲藕产业链条串联起来,激发了村民的产业发展激情。

  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驻村后,结合水井村实际,王泽勇与村支两委共同商讨,确定了“强组织、建产业、亮新村”的工作思路。他主动联系安顺市委党校教师到村里授课;针对村党支部工作不系统的情况,为村里量身制定了《村级党支部工作手册》;将每月的28日确定为党支部学习日。为鼓励村里年轻党员带头搞发展,王泽勇带着大家干,做给大家看,给予年轻党员充分的帮助和鼓励。

  眼瞅着运送鲜藕的车辆出村后,王泽勇来到水井村小屯组党员伍海兴家,关心他家中年货储备情况,并给他家写下加油鼓劲的春联。

  在王泽勇和一帮党员干部的带动下,2019年,水井村荷叶茶、绿茶销售额突破160万元;旅游收入从无到有,2019年全村累计实现旅游收入150余万元,水井村的“荷文化旅游产业”已名声在外。王泽勇驻村三年多来,水井村累计脱贫385户1629人,村民收入大幅提升。截至2019年底,村民人均年收入达10050元。

  云南贡山县秋那桶村第一书记姚聪学——

  手工艺品有了专业合作社

  本报记者 叶传增

  1月24日,农历除夕。清晨,姚聪学就赶往村民马文生家。

  姚聪学是中交集团派驻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镇秋那桶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今年过年他没有回家,留在村子里。用他的话说:“脱贫攻坚进入决胜关键时期,我得留在村里,给大家鼓鼓劲。”

  秋那桶村位于怒江大峡谷深处,村里的百十来户人家,高高低低、零零散散地分布在山坡上,路很难走。到马文生家,刚好赶上一家人在打扫卫生。姚聪学见状,袖子一卷,拿上扫把,帮忙扫起了院子。

  打扫完院子,姚聪学又和马文生一起贴了春联。忙活了个把小时,姚聪学便起身告别,继续赶往另外几户困难群众家走访。

  在马文生眼里,姚聪学就是他的恩人。2019年,马文生专升本考上了云南财经大学,家里高兴之余,为学费发了愁。得知马文生一家境况,姚聪学几经协调,到县里帮马文生申请了8000元的无息助学贷款和2000元的贫困学生救助金,解决了学费问题。

  傍晚,忙碌一整天的姚聪学又来到了马文生家。火塘烤得正暖,姚聪学和一家人拉起了家常。得知马文生在学校勤工俭学,不但没影响学习,每月还能有400元的收入,姚聪学竖起了大拇指。

  “孩子有出息,咱们大人也得更努力。”姚聪学鼓励马文生父母加入村里成立的秋那桶创福手工艺品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个合作社是村里发展特色产业的载体之一。在姚聪学看来,脱贫致富必须有产业支撑。2018年12月6日,他带领扶贫工作队员多次调研后,成立秋那桶创福手工艺品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营民族织毯、制作石板、榨油、蜂蜜、编织手工艺品等当地特色产品。

  “一方面想让群众通过自己双手增加收入,另一方面想让怒族、藏族的一些传统手工艺品得以保留和传承。”姚聪学介绍,合作社成员目前有24户57人,带动秋那桶全村建档立卡户参与其中。2019年合作社实现销售额11万元,建档立卡户人均分红600元。此外,村里还成立了秋那桶村乡村旅游合作社,开发村周边户外线路,2019年国庆假期短短几天,村里收入1万元,游客购买农副产品8000元。

  “大哥大嫂,加入合作社,争取明年分红咱们也有份,日子越过越好!”屋内,火塘里闪烁的火焰映照在马家人的脸上,充满着对新年的憧憬。

  青海民和县桥头村第一书记李玉兰——

  养殖大户用上饲料粉碎机

  本报记者 王 梅

  腊月廿七上午,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隆治乡桥头村村口围了不少人。原来,县农业农村科技局工作人员到了村里,要赶在春节放假前,给符合条件的养殖大户免费发放饲料粉碎机。

  领到饲料粉碎机的赵小莲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上个月刚给李大姐说起过,家里搞养殖,剁草、剁玉米秆都是我一个人出力气,尤其在大冷天里,双手都生了冻疮,期盼着有台机器能粉碎饲草,没想到李大姐真的去县里申请,这么快,饲料粉碎机就到了。”人群中,赵小莲紧紧拉着“李大姐”的手,一遍遍说着感谢。

  赵小莲口中的“李大姐”是桥头村第一书记李玉兰,她一边登记发放饲料粉碎机,一边说:“大伙的期盼就是我的职责,这些饲料粉碎机是大家急需的。”

  桥头村距县城38公里,共有424户160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4户74人。

  贫困村要稳定脱贫,产业发展很重要。李玉兰结合实际,精心设计《桥头村乡村振兴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3)》,以乡村旅游为重点,规划利用5年时间,投资近2000万元,建成一个千亩葵花观景园,一个千亩休闲采摘园,一个百亩梨花观赏园和乡土风情园等,把桥头村打造成为乡村旅游示范基地,增加群众收入,助推乡村振兴。

  桥头村的软梨在当地小有名气,十里八乡的群众都喜欢。冷藏库缺乏,一直是桥头村发展软梨产业的瓶颈。于是,李玉兰多方奔走,向县、乡汇报情况,并借助自己在农牧局工作的优势,向市、县局领导汇报修建冷藏库的想法。在她的努力下,一个投资300万元、占地4亩的冷藏库最终建成。

  “以前,我们认为一个女同志干不了啥大事。没想到她建成了冷藏库,现在我们村的软梨价格至少提高了一倍多呢……”村民赵龙连连说了好几个“没想到”,快过年了,赵龙要拿着冷冻好的软梨给李书记尝尝。

  近期,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成了李玉兰的工作重点,她在村民微信群及时转发预防指南,劝导村民不聚餐、不串门、不拜年,每天给乡里上报防疫实情。“村民没想到,咱得先想到。作为第一书记,我要牢记使命,帮大家多办好事、实事。”李玉兰坚定地说。 

(责编:马玲玲、鲁先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