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舒城:石桥村人的“主心骨”

2020年01月10日11:07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到村里扶贫5年了,舒城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选派干部倪合国成了石桥村人的“主心骨”。2019年,村“两委”换届选举,他被干群一致推选为新任村书记。“要把身心都留在这儿!”倪合国向我们解释赢得全村认可的缘由。

“2014年10月,我被县委组织部选派到城关镇石桥村担任扶贫工作队长。记得刚接到驻村通知时,我还有些许小兴奋,憧憬着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生活。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石桥村是舒城县8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全村34个村民组共有3446人,贫困户29户92人,人均耕地不足0.6亩。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通组路,村干部挤在三间简要的基建房里办公,集体负债50多万元。没有主导产业,留守在家的大多是留守老人和孩子;没有发展动力,增收渠道有限,干群的意志都很消沉。

走访贫困户的过程中,倪合国看到破败的院落和他们窘迫的生活,真切感受到了扶贫二字压在肩上的沉重。 “开始也想过放弃,但想到领导语重心长的嘱托,看到贫困户期盼的眼神,我觉得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必须坚持下去! ”最终,一股发自内心的韧劲,让这个中年汉子坚定了信心,一头扎进脱贫攻坚的滚滚浪潮之中。

告别爱人和年幼的孩子,倪合国在简陋的办公室里搭起床铺,决心融入村里的生活。为了解党员和群众的想法,他花了1个月时间,走遍了全村34个村民组,倾听群众的声音。“走访中有农户说个别建档立卡户家里很富裕,不应该享受扶贫政策。”在多方调查核实情况后,清退了3户的同时,又将3户确实困难的家庭纳入了建档立卡范围。

此外,他还了解到,村里“晴天无水耕、雨天村内涝”的情况较为普遍。为此,他和村两委利用20万元扶贫资金完成了苗木基地清淤及配套闸工程,方便了三庄及团结、友爱等几个村民组的农业生产;从县水利局、移民局分别协调15万元、10万元,帮助石桥村三、河边、河桥三个村民组建立蓄水坝一座,彻底解决了当地农业生产灌溉问题。

俗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刚开始我来的时候,村里的通组道路还是泥巴路。 ”几年时间,倪合国多方筹措了300多万元,让全村通组道路实现硬化、畅通。由于该村距离县城较近,考虑到不少村民白天去县城工作、晚上再回村居住的实际情况,他又筹钱在村的中心水泥路安装了105盏路灯。

路通了、灯亮了,如何提高村集体收入,成了摆在倪合国面前的新问题。 “我向住建局申请,组织建筑开发企业认领认捐53万元。 ”这笔扶贫捐款,让中河组多了27个蔬菜大棚,“大棚全部流转给种植大户,每年给村集体经济带来5.4万元收入。 ”不仅如此,他还对接县城投公司在村里建设了138千瓦光伏发电站,村集体经济增收7万多元,为贫困村出列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带领贫困户脱贫的路上,倪合国也“开足了马力”。因病致贫的村民杨明传种植了10亩水稻,想扩大面积却苦于没有技术和销售门路。倪合国得知情况后,不仅积极帮助他对接企业传授种粮经验,还帮他拓宽养殖渠道。 “现在我的种植面积已经有50亩,还养了300多只鸡鸭,真心感谢倪书记! ”杨明传乐呵呵地说。

在倪合国努力下,村“两委”将原本废弃的村小学闲置房改建成崭新的村部。如今,这里白天是便民服务大厅、大讲堂和调解室;到了晚上,村部门口的广场则成了广场舞爱好者的集中地。

“我们村于2017年出列,基本实现了脱贫目标。 ”对倪合国而言,每一分成绩的背后,都凝聚着奋斗的汗滴,伴随着真诚的付出。他永远忘不了那些挑灯工作的夜晚,和同事们一起核查建档立卡数据,完善工作台账;永远忘不了2017年冬天的那场危及蔬菜大棚的大雪,和村“两委”干部、村里老党员连夜不间断地清扫积雪;永远忘不了为了让他全身心投入扶贫工作,家人背后默默地支持和付出……

“不管做什么都是为了村民能过上好日子。 ”倪合国表示,下一步他们将对建档立卡脱贫户进行跟踪巩固,避免返贫现象,围绕乡村振兴总体要求,明确村庄发展的阶段性重点任务,“我会用实际行动为党旗添光彩!”(郭登安) 

(责编:刘颖、金蕾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