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到家”系列报道 | 空调冷凝水≠空调漏水

中央空调出风口冷凝水现象。合肥热电供图
在炎热的夏季,空调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降温神器”。然而,不少用户在使用中央空调时,常常会遇到出风口出现冷凝水的烦恼,这不仅影响了使用体验,还可能带来一些潜在的问题。那么,为什么中央空调出风口会出现冷凝水呢?又该如何解决呢?
冷凝水,又称为凝结水,是指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由气态物质转变为液态物质所形成的水,是一种常见的物理“结露”现象。例如,在夏季,从冰箱取出的冷饮罐表面迅速凝结的水珠就是典型的冷凝水现象。
“夏季,我们在日常维修过程中,经常会碰到用户报修家中空调漏水,但绝大多数都是空调出现冷凝水的情况,并非空调出现故障。”合肥热电管网运行公司维修班长张陈介绍,空调出现冷凝水主要出现在夏季,它跟气候温度、空气湿度、使用习惯、风口材质等因素密切相关。
梅雨季节是空调冷凝水的“加速器”。合肥的梅雨季节通常在每年的6月中旬到7月上旬,给人感觉总是湿哒哒、黏糊糊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梅雨季节空气湿度通常超过80%,甚至达90%,空气中水蒸气含量较高。当空调出风口温度低于空气露点温度(空气中的水蒸气变为露珠时候的温度)时,水蒸气就会在风口凝结成水珠,这些不清自来的“空调泪”,几乎也成为夏季空调“固定节目”。所以,梅雨季节空调冷凝水现象更为突出也就不难理解。
不良的使用习惯或将成为关键变量。天气炎热,很多人喜欢回家后把空调开到最低温度,希望达到最快降温的目的。不过这个习惯也往往成为冷凝水加速形成的背后隐形推手。空调设定温度过低,送风温度可能比室内露点温度低10℃以上。此时若调至低风档,冷空气流速缓慢,与风口接触时间延长,导致风口表面温度持续低于露点温度。另外,在短时间内反复频繁启停空调,会使风口经历“冷却-升温-再冷却”的循环过程,每次重启,高温高湿空气都会与低温风口“短兵相接”,自然也就加速了空调冷凝水的形成。除此之外,使用空调时,也要关好门窗、做好室内密闭措施,防止室外空气持续涌入,导致室内湿度失控。
出风口材质的选择也很重要。空调出风口出现冷凝水除了跟天气温度、空气湿度、使用习惯有关,出风口本身的材质也扮演着关键却被忽视的角色。市面上风口五花八门、形状各异,主要以金属材质和塑料材质为主。金属风口(如铝合金、不锈钢)导热快,表面温度更低,更容易产生冷凝水。而abs塑料、木质风口导热慢,表面温度较高,冷凝水出现概率低。当然,在极端高温高湿或温差过大时,任何材质都难以完全杜绝冷凝结露问题,但塑料材质的风口优势依然明显。
冷凝水虽然是空调风口温度与空气露点温度之间博弈而形成的一种常见物理现象,只要对其有科学的认知、良好的使用习惯、选用合适的风口材质,控制温差、降低湿度、保持气流效率,“空调落泪”的问题也自然得到缓解或消除。
除了以上三种冷凝水形成主要原因以外,空调的定时清洁、日常维护也尤为重要。为此,合肥热电也推出了空调清洗相关业务,如有需要请致电合肥热电24小时服务热线962666。(王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