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省內要聞

城市更新 以“新”促興

2025年11月20日08:41 | 來源:安徽日報
小字號

城市是現代化建設的重要載體,也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空間。

當前,城市發展正逐漸從大規模增量建設轉為存量提質改造和增量結構並重的新階段,城市居民對城市各類基礎設施的需求正從“有沒有”向“好不好”轉變。

在這一新階段,城市更新成為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今年召開的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指出,以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堅持城市內涵式發展為主線,以推進城市更新為重要抓手,大力推動城市結構優化、動能轉換、品質提升、綠色轉型、文脈賡續、治理增效,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線,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城市現代化新路子。

具體來看,城市更新,怎麼“更”才能“新”?

城市更新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往往不能一蹴而就,要在持續“小步快走”中,讓城市變得更加宜居、智慧、有韌性。近年來,安徽堅持把內涵式發展貫穿城市規劃建設治理全過程,深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著力盤活存量、做優增量、提高質量,不斷培育壯大城市發展新動能,形成了一系列手法、步法、打法。

安徽省先后出台省級城市更新實施方案和支持城市更新25條政策措施,建立“一年一體檢、五年一評估”的城市體檢工作機制和“體檢發現問題—更新解決問題”閉環機制,結合城市功能品質活力提升,以片區更新為重點,實施一批城市更新項目,推動城市內涵式發展。

截至目前,全省匯集一批城市空間優化、發展動能轉換、城市綠色轉型、生態環境修復、歷史文化傳承利用等典型案例,綠地空間開放共享等多項做法列入國家可復制經驗做法清單。

巧用閑置空間

“以前,我們想打球要到處找場地,很不方便,現在好了,橋下這片閑置空間充分利用起來了,門球場、籃球場等多處場館滿足了日常鍛煉的需求。”日前,家住蕪湖市鏡湖區長江三橋體育公園的李女士說。

蕪湖市長江三橋是商合杭高鐵的控制性工程,全長5.4千米,其橋下空間佔地面積15.5萬平方米,橋區周邊分布11個建成較早的老舊社區,常住人口約10萬人,長期以來,該區域都存在公共服務設施無法滿足居民日常健身休閑需求的問題。

面對“橋下空間閑置”與“公共配套設施短缺”並存的現實矛盾,蕪湖市堅持因地制宜、存量更新的理念,積極推動橋下低效空間向全民共享的健身樂園轉型,實現從“閑置地”到“活力場”的提質升級。

“我們在全面摸排全年齡段人群需求的基礎上,精准布局40處運動休閑場地與70余處健身器材,有效補齊公共服務短板。”長江三橋體育公園相關負責人錢京明說,為提升場地周轉率和管理效能,他們還通過在線預訂、分時計價等方式對籃球場等體育場館實行分時段收費管理(上午免費開放,下午和晚間低收費運營),保障公共資源的公平使用,目前,該項目已成為群眾休閑運動網紅打卡點。

從“閑置地塊”到“運動樂園”,這樣的蝶變不隻在蕪湖,更新的種子已遍布江淮大地。近幾年,安徽以“繡花功夫”打磨城市細節,以精細管理書寫城市治理新篇章,讓整潔、有序、宜居成為江淮大地城市最亮的底色。

黃山市屯溪區新安兒童友好公園的前身是2004年建成的綠地廣場,因建設時間較久,廣場游樂設施已陳舊匱乏、功能不夠完善,長期處於閑置狀態。2024年,黃山市結合全省城市功能品質活力提升行動將其打造成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兒童友好公園。

“項目於今年1月正式投用,設有兒童活動區、家長看護區、城市運營區、便民停車場四大核心板塊,新增游樂設施17組,便民停車位49個,基本滿足周邊居民的活動需求。”新安兒童友好公園運營單位安徽中班城市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高亞平說。

據了解,近些年,黃山市創新實施“微改造、精提升”行動,激活城市邊角地、閑置地塊等空間,已完成1050個項目點建設,打造了諸多網紅打卡點。

留住城市記憶

大型仿生機械巨獸夔牛“雷雷”、NPC巡游互動……近日,淮北市老電廠片區夔牛天街上演的互動秀,吸引了眾多游客觀看。

“夔牛天街以《山海經》中夔牛為IP形象,傳說夔牛是掌控雷電的神獸,以此為主題重點打造系列項目,一方面代表著淮北老電廠安全輸電30年,另一方面也留住了幾代人的城市記憶。”淮北市文化旅游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峰告訴記者,改造過程中,他們堅持“一區一特色、一塊一方案”,做到建成一塊、運營一塊,避免扎堆式、同質化競爭。

工業遺產是工業文化的重要載體。近些年,淮北市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為契機,以市場化為手段,積極盤活利用閑置廠房和廢舊設施,探索出工業遺產保護與城市融合發展的新路徑,實現工業遺產從“包袱”向“資源”的轉變。

“開發建設中,我們最大限度保留了原安慶石化港貯公司廠區結構、設備遺存等工業記憶,巧妙整合長江、油船、油罐三大地域特色元素,形成獨特的濱江工業文化符號,讓每位到訪游客都能沉浸式感受城市文脈傳承的溫度。”安慶市濱江ECD生態文化中心更新改造項目相關負責人吳川說。

作為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十四五”以來,安慶新增潛山市天寧寨—龍井巷歷史文化街區,公布各級歷史建筑353處、第一批歷史地段8片,爭取中央預算內資金2億元,推進大觀亭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利用。濱江ECD、倒扒獅街36號等3個項目入選安徽省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第一批典型案例。

“接下來,我們將以城市更新為抓手,持續推動城市結構優化、品質提升,為安慶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強動力。”安慶市住建局局長金玉表示。

產業煥新升級

“針對片區存在的公共配套服務不足、科創與文創稟賦利用不充分等問題,我們對現狀進行‘留改拆’,圍繞‘強科創’‘提品質’‘惠民生’‘算好賬’等方面開展相關工作,推動片區各項功能全面提升。”合肥市科大硅谷科技園片區相關負責人項永明說。

科大硅谷科技園片區是“科大硅谷”蜀山園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本部周邊板塊的重要承載區。作為合肥市科技創新的核心區域之一,科大硅谷科技園片區在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方面發揮著引領作用。近幾年,合肥市蜀山區以“科創+城市更新”為路徑,讓市場化資源參與城市更新全過程,積極導入科創資源、創意場景、創新業態,加快打造城市更新科創標志區。

據悉,今年1月至8月,科技成果轉化和科技招商新成立企業84戶,全區獲得投融資企業33家﹔科大硅谷新落地企業70家,在園企業數達344家,累計引進東南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落地創業的院士及其團隊9位(支),招引科創人才2000余人,新獲批市級成果轉化中試基地3家(合肥市智能工業設計科技成果轉化中試基地、合肥市強電磁環境防護科技成果轉化中試基地、氫能儲運裝備成果轉化中試基地)。

為促進“產城人”融合發展,近些年,安徽省堅持運營前置、整體謀劃,實施“片區+項目”推進機制,搭建整合政府與市場資源平台,積極引進一批高品質城市運營商,引導社會主體參與城市建設運營,推動實現投入產出良性循環。

位於馬鞍山經開區北部的西塘片區歷經多年發展,面臨低效用地規模大、建筑閑置資產多等問題。在城市更新的過程中,西塘片區探索形成“以賽事運營帶動多場景消費升級,打造工礦型城市轉型發展”的城市更新“造血”新模式。

“我們以ROGT網球賽事中心為核心引擎,深度改造海外海汽車城、舊二手車展廳等,打造比賽場地、沉浸式商業街區的同時,引入新業態、新場景、新模式,走出了一條從賽事經濟到消費經濟全鏈條產業發展的轉型路徑。”西塘片區項目相關負責人說,目前,我們已分階段承辦ITF國際網球巡回賽M15(男子)、W15(女子)等多項國內外頂級賽事,預計每年參賽、觀賽人次達17萬,營業收入超6000萬元,可帶動周邊酒店入住率提升25%、商業體營業額增長40%,撬動消費超2億元。

省住建廳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持續以釘釘子精神抓實抓細城市更新各項工作,以高質量更新賦能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記者 張彩莉)

(責編:關飛、金蕾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