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裕安區蘇埠鎮繩網產業賦能鄉村振興新圖景
在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區蘇埠鎮,一根根細繩、一張張漁網,正悄然編織著鄉村振興的宏偉藍圖。近年來,蘇埠鎮錨定繩網特色產業,以技術創新為筆、品牌戰略為墨、集群發展為紙,繪就了一幅產業興、百姓富、鄉村美的嶄新畫卷。從傳統漁業用品到多領域應用,從國內市場到海外拓展,蘇埠鎮繩網產業正以“小而精”的姿態,在鄉村振興的賽道上加速前行。
走進六安市滬漁網具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機器轟鳴聲中,智能化生產線正高效運轉。拉絲、捻線等傳統工序已實現全自動化操作,僅需十幾名工人便可完成以往兩三百人的工作量。公司總經理汪衛東指著眼前的設備感慨道:“過去的老設備能耗高、產量低,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市場競爭力不足。通過近兩千萬元的智能化改造,不僅產量與質量大幅提升,能耗和生產成本也顯著下降,企業競爭力明顯增強。”
作為全國較大規模的繩網專業性生產企業,六安滬漁網具近年來緊跟市場需求變化,加大設備投入,強化自主創新。產品從最初的漁業用繩、網,拓展至農業生態網、建筑安全網、體育用網等多個領域,並通過ISO9001-2008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証,被全國行業協會認定為“中國漁網具行業名牌產品”,同時獲評“商標品牌示范企業”和“農業生態網研發生產基地”。
為提升產業整體競爭力,蘇埠鎮牽頭成立了六安市漁網具行業協會,並於2022年成功注冊“六安繩網”集體商標,制定《“六安繩網”集體商標管理辦法》,首批授權9家企業使用。這一舉措不僅增強了行業凝聚力,還有效遏制了假冒偽劣產品,提升了品牌美譽度。
“六安繩網商標的注冊,為我們提供了統一的標識和標准。”六安市漁網具行業協會會長陸秀林指出,“通過統一使用與管理,市場反饋顯示,假冒產品正逐步減少。下一步,我們將堅持高標准、高質量發展,在全國乃至更廣闊的市場中樹立六安繩網的品牌地位。”
在蘇埠鎮,繩網產業已形成集群化發展格局。目前,全鎮擁有繩網加工企業20余家,各類繩網機械近5000台套,從業人員近2萬人,年產繩、線、網等產品約1.5萬噸,佔全國市場份額15%至20%,年綜合產值約6億元。
繩網產業的蓬勃發展,不僅為蘇埠鎮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更成為助力鄉村振興、帶動群眾增收的重要力量。在蘇埠鎮,許多村民通過參與繩網生產、加工、銷售等環節,實現了家門口就業,收入水平穩步提升。
從一根根細繩到一張張漁網,從傳統漁業用品到多領域應用,從國內市場到海外拓展,蘇埠鎮繩網產業正以“小漁網”編織鄉村振興的“大夢想”。在技術創新、品牌戰略與集群發展的共同驅動下,蘇埠鎮繩網產業必將迎來更加光明的未來。(趙宇 尹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