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太湖:創新服務人民機制 讓政協離群眾更近
近年來,太湖縣政協探索“微服務”工作,首創“全心”服務品牌,有組織地開展微服務319次,服務群眾萬余人次,捐款捐物超百萬元,“全心”服務品牌創建被省政協《政協信息》專報刊發。
創新“微服務”機制
重點從計劃、組織、調度等方面進行制度化安排,確保常態化進村入戶、為民服務,確保服務更合民意、更暖民心。
委室共建。壓實專委會責任,實行“一委帶一室”,結合專委會職能特點和界別活動室工作特色,確定重點服務對象和內容。探索黨建引領工作機制,將專委會功能型黨支部融入“兩室”,由功能型黨支部指導制定微服務工作計劃,每兩個月開展一次為民服務活動。
常態提醒。建立委員活動日、定期通報等工作機制,對“微服務”活動,每個委員活動日前提示、每季度通報、每半年實地調研,未按計劃開展的,由專委會約談調度。
清單服務。實行服務清單制,推進供需有效對接。發揮鄉鎮委員聯合工作室在一線、在群眾中的優勢,將提交服務需求清單納入履職評價內容,完善委員聯系界別群眾、“一村一委員”等機制,及時收集提交服務需求進行“點單”。專委會匯總梳理后,“派單”至相應的界別活動室。界別活動室“接單”后組織相應的服務活動。
建強“微服務”隊伍
多途徑壯大服務隊伍,確保服務供給的廣泛性、專業性與可持續性。
發揮委員主體作用。結合暖心、連心、愛心、舒心、潤心、同心、安心、貼心等八個維度的服務,組建八個服務隊,專委會主任和界別活動室召集人分別擔任服務隊隊長和副隊長,引導委員按照自願原則,結合自身特長,申請加入服務隊。
借助縣內專業力量。聯合縣科協聘請農業專業技術人員,組建農業服務專家團隊,充實“貼心”服務隊專業人才。
引入外來優質資源。開展結對共建活動,太湖縣政協醫藥衛生界別活動室與迎江區健康宜城委員工作室簽訂合作協議,借助外部力量,組織更多“名醫”到太湖縣下鄉義診送健康。
打造“微服務”品牌
在縣政協“全心”服務品牌框架下,創建各具特色的為民服務品牌,把優質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
創建“暖心”服務品牌。發揮工商聯界別委員作用,組織助學、助殘、助老、助困等幫弱濟困送溫暖活動。
創建“連心”服務品牌。發揮經濟職能部門委員優勢,與企業家交朋友,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60余項。
創建“愛心”服務品牌。利用教育、醫藥衛生委員專業特長開展關愛留守兒童和送醫義診活動。
創建“舒心”服務品牌。以社科、工會、共青團、婦聯界別委員為主體成立“舒心”服務隊,深入社區、企業、在建工地等開展政策宣傳,為群眾釋疑解憂、化解矛盾。
創建“潤心”服務品牌。組織文學文藝等界別委員送文化下鄉,弘揚文明鄉風。
創建“同心”服務品牌。通過民族、宗教、無黨派等界別委員開展“同心”服務,加強與異地太湖商會的聯系交流,常態化走訪三胞及其眷屬和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宣傳黨的政策,體現黨的關懷,凝聚發展合力。
創建“安心”服務品牌。依托環境資源界別委員,聚焦城市建設和社區管理難題開展“安心”服務,協助黨委政府打造宜居宜業幸福家園。
創建“貼心”服務品牌。組織有針對性的送技術下鄉活動,服務農業和農村發展,助推鄉村全面振興。(查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