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縣區傳真

以一流追求打造“繁昌教育”金名片

2025年11月17日16:35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十四五”期間,安徽繁昌教育以一場靜水深流的變革,交出了一份“教育為民”的亮眼答卷。

秋日的陽光洒在孫村鎮中心小學的操場上,數十名學生圍在青年教師柏壽亮身邊,認真學習無人機操作。柏老師一邊講解原理,一邊指導學生的操控手法。隨著螺旋槳聲響起,一架架白色無人機輕盈起飛,靈巧地穿梭於大小不一的圓環間,在空中劃出優美弧線。

據孫村鎮中心小學、孫村初中科學副校長柏壽亮介紹,以孫村小學為例,近年來在全國、市級無人機、機器人、編程、無線電測向等類比賽中,該校累計獲得國家級、省、市級一二三等獎500余人次,並且逐年增加。

近些年,繁昌區持續深化科技與體育教育融合,著力構建富有活力的特色育人體系。曾經隻有在城鎮學校才能見到的“智慧課堂”、科學教室,如今已成為農村學校的標准配置。機器人、編程、無人機等科技活動在鄉鎮校園裡蓬勃開展,孩子們眼中的求知光芒,也跟隨騰空而起的無人機飛越群山,駛向更廣闊的天地。

教育的發展,源於系統性變革的持續驅動。2019年,繁昌區逐步啟動教育服務綜合改革工作﹔2021年,創新推行以“放心午餐、安心午休、愛心課后服務、暖心輔導、開心運動”為核心的“五心工程”,由財政全額保障,實現全區義務教育學校全覆蓋。在此背景下,繁陽鎮城關一小不僅全面落實“五心工程”,還在體育美育方面走出特色發展之路,形成多元育人、全面發展的良好格局。

放學后的操場上,田徑、籃球、網球等社團活動正火熱開展,同學們奔跑躍動,在運動中盡情釋放青春活力﹔教學樓內,悠揚的合唱聲陣陣傳來,隔壁書法班的同學們凝神靜氣,伴著窗外隱約的哨聲與室內美妙的旋律從容運筆。

“師生和家長的反饋非常積極,解決了很多家庭的難題,不用為接送孩子和午餐午休而操心。還有的家長特別提到,現在能安心工作到下班,孩子在校還能培養興趣,他們非常滿意。學生們則是在豐富的課程和活動中真正感受到了快樂,體質健康水平不斷提升,得到均衡發展。可以說,‘五心工程’用實實在在的服務,贏得了大家的信任,也讓教育更有溫度。”繁陽鎮城關一小校長王草地表示。

教育的根基,深植於強師興教的“沃土”。近年來,繁昌區堅持以“人才強教”戰略為引領,不斷突破師資隊伍建設瓶頸,構建系統化、專業化的人才培養體系。建立健全名師培育機制,設立60人校級后備干部庫,先后提拔24名年輕干部﹔率先成立“名師名校長培育中心”,近三年新增市級及以上名師名校長27人,師資隊伍結構持續優化、整體素質顯著提升。

教師方楊的成長軌跡,正是這一體系的生動注腳。2018年,她考入繁陽鎮城關二小,從事音樂教學及少先大隊輔導員工作﹔2022年7月入選校級后備干部庫﹔2024年,憑借出色的教育教學能力和綜合素養被任命為城關二小副校長,分管教育教學,重點推動“五心工程”及德育等工作。在系統化的培養下,青年教師得以扎根生長,其優秀的專業素養與管理潛能也得到蓬勃展現。

“區裡為我們年輕教師提供了清晰的成長階梯和實戰平台。我本人就有幸參與到學校的‘五心工程’項目管理中,讓我們既能扎根教學一線,又能從管理者視角思考問題。這種系統性的支持,讓我們年輕教師看得到前景、感受到信任、更有干事創業的激情與歸屬感。”方楊表示。

青年教師的到來,為校園注入了蓬勃朝氣與嶄新生機。在繁昌一中,每周定期的集體教研已成為一道亮麗風景。各學科新老教師圍坐一起,共研教學難點、共享備課思路,在思想碰撞中凝聚育人合力。

繁昌一中數學老師王倩蘭非常感慨:“我是2023年通過高層次人才引進來繁昌工作。我最大的感受是,繁昌區對教育教學的創新投入並非流於形式,而是真正以師生成長為中心。區裡不僅為我們搭建了與名校結對、與名家同台教研的高端平台,更通過設立‘名師工作室’和專項課題基金,鼓勵我們深耕教學、形成成果。這種‘引育並舉’的模式,讓每位教師都有清晰的成長路徑,也讓我感受到了一種‘教學相長’的濃厚學術氛圍,也讓我們的學生受益。”

創新與創造為繁昌一中教改工作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近兩年,一中教師在省級作業設計大賽中多人獲獎,多位教師斬獲省級教學大賽榮譽,論文評比及課題研究成果豐碩,課堂上的“活力因子”持續迸發。

繁昌一中校長崔紀華介紹:“這三年,在區委、區政府的關懷下,通過高層次人才引進,還有校招,繁昌一中引進了20多名老師。這些年輕老師的引入,為繁昌一中的教師注入了活力和生機,因為他們有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而且他們跟學生也更容易溝通,能夠激活整個教師隊伍。”

教育的溫度,體現在對每個孩子的用心守護。作為全國義務教育教學改革實驗區,繁昌今年與南京師范大學深度合作,共建附屬實驗學校,引入品格教育、國防教育及特色研學等創新模式,為學生全面成長注入新動能。

南京師范大學附屬繁昌實驗學校校長笪儒忠介紹:“接下來要重點推進的第一個就是一體化的工作,第二個就是教授工作室的落地。想借助南師大的專家教授,深入到學校一線,在學校駐點,帶領我們學校甚至可能是繁昌的一些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通過課堂教學實踐,更好地讓老師理解‘活力’課堂,如何激發學生的活力,如何提升學習的有效性。”

自2022年起,繁昌區教育發展目標考核連續三年位居蕪湖市第一﹔2024年2月獲批全國義務教育教學改革實驗區,同年5月獲評全國第一批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今年又順利通過國家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創建區的省級驗收,每一項榮譽都是“教育為民”的生動注腳。

繁昌區教育局副局長徐雲表示:“‘十四五’期間,各項既定目標穩步推進落實,區教育局堅持高質量發展,在全區各級各部門和社會各方力量關心與支持下,共同擦亮了‘繁昌教育’這一金色品牌,交出一份讓群眾滿意的教育答卷。”

從課堂教學的深層變革,到育人模式的全面創新﹔從師資隊伍的整體躍升,到教育生態的持續優化——繁昌教育的每一步突破都源於改革的持續驅動,每一份成績都離不開實干的深厚積澱。站在新的起點,繁昌教育正將“十四五”期間的扎實成果,轉化為邁向“十五五”新征程的堅定腳步。

“展望‘十五五’,實干為要,我們將持續深化教育改革,更加關注教育質量和公平的雙向提升,我們相信在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指引下,‘胸懷國之大者’,踐行立德樹人使命,奮力譜寫繁昌教育新篇章,助力‘十五五’教育強國建設。”徐雲如是說。

金名片的藍圖已經繪就,奮進的號角已然吹響。如今,繁昌正以昂揚姿態加速奔跑,全面推進建成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教育強區的目標,為繁昌教育注入強勁后勁。(張純 伍圓圓)

(責編:劉穎、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