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縣:播撒科學種 點亮未來星
“雨滴傳感器捕捉降雨信號后,傳遞給控制器,就能驅動正反轉電機自動撐起雨傘!”近日,霍山縣文峰小學樂高機器人教室內,五年級學生何光鈺正興致勃勃地向同學們展示自己的獲獎作品“智能感應雨傘”。這款斬獲霍山縣第三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的發明,在指導老師梁晨的原理補充下,讓現場同學們真切感受到“科學讓生活更便捷”。
近年來,霍山縣以深化“雙減”、推進素質教育為核心,構建多方聯動的科技育人體系,通過建強平台、整合資源、打造賽事IP等務實舉措,讓科技創新的種子在山區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

舒佔文利用課余時間輔導學生備戰科創賽事。王倩倩 攝
為破解科技教育資源分散難題,霍山縣於2024年11月正式成立首個科學教育實踐工作室,吸納10名骨干科技輔導員組成核心團隊,落戶縣科技館,聚焦開源套件、3D打印、編程等,開展系列科學實踐活動,工作室以點帶面建強全縣科技輔導員隊伍,定期組織教學研討與技能培訓,為學校科創教育提供專業支撐。
霍山縣城關小學教師舒佔文是工作室的骨干輔導員,結合自身對科技教育的熱愛以及相關特長,他主動加入科技輔導員隊伍,用實際行動助力學生科技素養提升。“我常利用假期和課余時間,帶領學生走進縣科技館,系統開設編程與開源硬件課程,讓專業場館資源真正為教學賦能﹔在日常延時服務中,我將科技教育有機融入課堂,悉心輔導學生備戰各類科創賽事,全程提供專業指導。”談及教學實踐,舒佔文深有感觸地說:“看著孩子們從懵懂好奇到主動探索,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不斷提升,這份成長與蛻變讓人倍感欣慰。”

何光鈺正興致勃勃地向同學們展示自己的獲獎作品“智能感應雨傘”。王倩倩 攝
此外,霍山縣持續深化“館、校、室”資源整合,推動科技館與全縣中小學建立常態化合作機制,採取“點對點”方式為部分學校提供無人機、機器人參賽設備,開展師資培訓,讓山區學校的科創教育“有師可依、有物可用”。
霍山縣以青少年興趣為出發點,通過科普競賽、科普研學游、科普巡演等豐富多彩的特色科普活動,讓青少年在實踐體驗中感受科學魅力,引領學生更好地學科學、用科學,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在連續舉辦三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基礎上,霍山縣進一步拓展科創競賽領域,成功舉辦首屆青少年無人機創新教育競賽,吸引200余名選手角逐飛行操控與無人機足球賽項﹔積極組織學子參與省級、國家級高水平賽事,在第二十四屆安徽省青少年機器人競賽中斬獲二等獎,在第九屆全國青少年無人機大賽安徽省賽中攬獲41個獎項,更有兩支少年隊伍從FIDA無人機足球世界杯中國區選拔賽中脫穎而出,躋身全國16強,代表中國征戰國際賽場。
“接下來,縣科協將不斷加強與縣教育等部門聯動,聚焦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整合多方資源,推動特色科教活動開展,深化館校合作模式,進一步擴大科技教育的工作覆蓋面,為我縣青少年提供更多更好的優質科教資源,把科技創新的種子種在山區青少年的心中。”談及未來,霍山縣科協主席葉磊信心滿滿地說。(汪娟 王倩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