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縣區傳真

 合肥行記:山水間涌科創潮

2025年11月17日11:33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十一月的合肥,巢湖波光瀲灩,紫雲山產業蓬勃。科創熱潮與山水清韻交織成一幅獨特的城市畫卷。

由合肥市委網信辦主辦的“科創新潮 山水有約”中部六省媒體合肥行活動11月13日至14日在合肥舉行。

六省主流媒體代表先后參觀探訪了科大訊飛、本源量子、東超科技、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大科學裝置等科技企業和安徽名人館、巢湖“小洱海”、紫雲山(包河)文化創意產業園。

神話與現實相映成趣

在訊飛小鎮,機器不僅能聽懂八方鄉音,更將語言化作文字實時呈現。這不正是民間傳說中“順風耳”的現代影像。

本源量子實驗室裡有那台名為“悟空”的計算機。工作人員解釋道:“孫悟空七十二變,我們的量子芯片也有七十二個量子比特。”神話人物的神通廣大,在這裡化作計算能力的無限可能。

東超科技的展台上,影像懸浮空中,手指穿透光影仍能精准操控。這幕“無字天書”般的奇觀,讓湖北媒體代表連連稱奇:“古人想象的天書無字而藏乾坤,今天你們讓圖像脫離載體而顯真章。”

車行至三十崗鄉,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大科學裝置巍然矗立。庭院中央,“夸父逐日”雕塑昂首向前,與園區內追逐“人造太陽”的科研夢想形成跨越千年的呼應。

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大科學裝置。劉玉才攝

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大科學裝置。劉玉才攝

科研人員介紹,這套以“夸父”命名的裝置,要解決的是人類能源問題的終極夢想——讓核聚變如太陽般為人類帶來清潔能源的問題。

在崔崗藝術村,深空探測科普藝術館裡陳列著月壤3D打印系統。工作人員描述著“用月球的土建月球房”的願景,讓“嫦娥奔月”的傳說有了更堅實的落腳點。

山水間奔涌創新潮

科技創新不是實驗室裡的孤芳自賞,更融入了這座城市的肌理。

巢湖岸邊的“小洱海”,去年以來已涌現40余家茶社,游客在湖光山色中品味生活的同時,也帶動旅游收入超2700萬元。一位茶社主理人笑著說:“好生態引來了客人,好政策留住了我們。”

中部崛起正當時

兩天的行程雖短,卻讓人看到中部地區協同發展的廣闊前景。從豫皖共話老子文化,到湘皖對談文創發展,六省媒體在交流中形成共識:科技創新與文化傳承的深度融合,正在為中部崛起注入強大動力。

當夸父逐日的神話在實驗室裡延續,當嫦娥奔月的夢想在深空探測中實現,合肥這座科技名城,正在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証明: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想象力,是驅動創新最原始的動力。在這片熱土上,“神話”照進現實,現實又在創造新的神話。(劉浩)

(責編:歐愷、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