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一體推進城市更新與文化保護 “老廠房”成文旅新地標
“這裡原來是廢棄的鐵路線、斷頭路的終點,也是衛生死角,如今建起了口袋公園,我天天來鍛煉!”11月12日上午,家住蚌埠市蘭鳳家園的錢女士一邊做戶外瑜伽一邊告訴筆者。
錢女士所說的口袋公園,屬於蚌埠市小辛庄綜合新能源產業服務區。該服務區所在地塊,曾經是水蚌鐵路線留在市中心的“飛地”。蚌埠城投於2024年接手該地塊,採用“口袋公園+新能源綜合產業功能區”融合方案進行改造提升。隨著斷頭路打通、環境改善,這裡不僅成為市民休閑健身的好去處,還吸引多個新能源汽車品牌的城市展廳落戶。
同樣是廢棄鐵路線,改造方案各有不同。在蚌埠曾經的商業地標二馬路片區,擁有百年歷史的寶豐專用線將被活化利用,改造成人行慢道。二馬路片區內一條近百米長的老圍牆將變身藝術浮雕牆,展現津浦鐵路、華僑友誼商廈、同源茂、大石馬等蚌埠曾經的地標。改造完成后,游客可通過一幅幅浮雕作品,重溫蚌埠城市史。
“我們用工業遺跡承載城市歷史,以求與市民達成文化上的共鳴。”負責該項目的蚌埠市中欣國有控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永志介紹。
寶豐專用線,是服務寶興面粉廠、信豐面粉廠的專用貨運線。興建於1928年的寶興面粉廠,曾是蚌埠市民族工業的象征。該市在寶興面粉廠舊址的更新改造中,對閣樓進行整體平移保護﹔原有老廠房則進行活化利用,建成蚌山區圖書館,同時設立城市展覽廳,通過展陳城市記憶攝影作品、老物件等,傳承工業文化、城市文化。“老廠房”變為城市文旅新地標,寶興面粉廠舊址活化利用入選全省文物建筑活化利用十佳優秀案例。
作為安徽省老工業城市、“火車拉來的城市”,蚌埠在發展過程中留下大量工業遺跡。城市更新如何與文化保護並行?蚌埠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地將“留、改、拆、建”一體謀劃。保留的遺跡、遺存在充分尊重原貌,留住城市記憶的同時,通過植入文化、景觀等元素,激活歷史遺跡、遺存應用的新場景。其中,僅涉及廢棄鐵路線改造活化利用,蚌埠就有上海貨棧專用線打造的鐵路文化走廊、向雲端·非常道鐵路微公園等多個項目,均成為近年來新晉的城市網紅打卡點。
截至目前,蚌埠市共有87個城市更新項目正在建設中。蚌埠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地編制專項規劃,劃定“近期+遠期”共17個城市更新重點單元片區,梳理出淮河客廳點亮行動、山水公園營造行動、完整社區創建行動、低效產業增效行動、基礎設施完善行動等五類重點項目,全力推進城市更新,切實提升市民幸福感。(強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