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商旅融合 烹出假日活力“大餐”

當國慶與中秋浪漫邂逅,合肥精心策劃、全域聯動,以一場場精彩紛呈的公共文化活動和供給豐富的文商旅體驗,點燃了假日激情,為市民和游客奉上每日不重樣的精彩。
炫酷體驗 新能源汽車展現硬核實力
科創是合肥這座城市的鮮明底色。這個假期,2025合肥國際新能源汽車大會成為展示合肥科創魅力的舞台。
潑辣的配色、流暢的車頂線條、未來感的前臉、貫穿式的燈帶……剛一走進展館,人們就被一輛輛外觀炫酷的新能源汽車吸引了目光。然而,“潮”只是它們的外在,“智”才是它們的內涵。192線激光雷達+3顆4D毫米波雷達,實現城市、高速、泊車等全場景智駕﹔行業領先的AI語音大模型,即便網絡環境差,也能進行全場景語音交互﹔短短12分鐘,電量從20%充至80%……令人驚嘆的智能“黑科技”讓人應接不暇,彰顯著新能源汽車蓬勃迸發的“科創活力”。
合肥“智”造的新能源汽車尤受關注。
江淮汽車展區,觀眾圍著兩輛DEFINE原型車追問不停。作為江淮汽車打造的面向未來的智能新能源平台,DEFINE平台集“前瞻性、全球化、高柔性”三大特點於一體,擁有智能架構、智慧底盤、智能座艙、智能輔助駕駛等技術。有了它的“賦能”,新能源汽車“變”得可感、可知、可用、可享,滿足了人們對美好“車生活”的向往。比亞迪展區,“兆瓦級”閃充、第五代DM混動技術、“天神之眼”高階智駕等“黑科技”,也吸引著諸多觀眾探索、交流。
“合肥智造,可真過勁!”不少觀展市民紛紛發出如此感慨。
新能源汽車大會,不只是企業“秀肌肉”的舞台,更是一個巨大的互動體驗空間。年輕人在智能座艙裡樂玩“移動的會客廳”,科技愛好者體驗全景漫游輔助駕駛系統的“智慧”……有趣又奇妙的搶“鮮”體驗,讓他們對未來的出行方式充滿了遐想。
而汽車文化生活館,則將科技延伸為可觸摸的生活美學,帶來獨特的“車系生活”體驗﹔城市后備箱嘉年華主題活動更是熱鬧非凡,攤主們將書籍、手作好物、飲品、本土農副產品等創意商品塞進后備箱,在營造趣味體驗的同時,也解鎖了輕鬆自在的“輕社交”。
從“硬核科技”到“煙火生活”,合肥的國慶中秋假期,用一場車展巧妙串聯起創新與日常,“科創合肥”的城市氣質更鮮活、可感。
多彩活動 打造全齡參與的“歡樂盛宴”
“一馬離了西涼界……”9月30日晚,安徽百戲城內,一聲高亢激越又不失醇厚的西皮導板如石破天驚,瞬間將全場觀眾帶入《紅鬃烈馬》的盛唐故事中。胡琴悠揚,鑼鼓鏗鏘,這場京劇經典名劇的上演,不僅拉開了國慶中秋假期的帷幕,更獻上了一場浸潤人心的國粹藝術盛宴。
這是“百戲入皖·星耀合肥”名家名角名劇惠民展演的第二場演出。熒屏裡的名家名角走上“身邊舞台”,對於本地戲迷來說可是件大喜事,戲票“秒沒”、提前入場,他們用最朴素的方式,表達著對這場戲曲盛會的歡迎和喜愛。演出現場的氣氛堪稱炙烈:舞台上,演員們傾情演繹,一念一唱、一板一眼間,都透著“大家范兒”﹔舞台下,票友們喜笑顏開,聽到興頭還跟著鼓點打起拍子,鼓掌聲、喝彩聲更是此起彼伏,經久不息。
“能在家門口看這麼高水平的京劇表演,真的太棒了!這是合肥送給戲迷最好的節日禮物!”觀眾燕素雲贊道。
從10月2日起,豫劇經典《朝陽溝》和新編佳作《大河安瀾》、揚劇《推拿》等精品劇目也將接連登台,讓觀眾在跨越劇種的藝術長廊中,盡情領略“百戲”薈萃的獨特韻味。尤值一提的是,合肥此番誠意滿滿,不僅邀請全國頂尖藝術家傾情獻藝,更以10元至30元的親民票價,讓每一位戲曲愛好者都能共享文化盛宴。
“百戲入皖·星耀合肥”名家名角名劇惠民展演,是合肥“烹制”的假日“文化大餐”中最濃墨重彩的一筆。除此之外,合肥還精心策劃並推出了覆蓋全域、全齡參與的多彩活動,既為市民群眾的假日生活注入了多元文化活力,也讓每一位參與者都能在活動中收獲歡樂與充實。
在肥東縣,第三屆撮鎮撮街國慶歌唱節於萬眾期待中,歡樂啟幕。歌手們以飽滿的熱情、真摯的情感演繹著一首首經典歌曲,歌聲裡滿是對祖國的祝福、對生活的熱愛。過幾天,撮街還將迎來舞獅大會,數百名舞獅運動員將同台競技,角逐“獅王”桂冠。“有歌聽有舞看,這個假期沒白過!”居民林先生說。
在安徽省美術館,別開生面的李白詩歌朗誦“快閃”活動精彩上演,專業朗誦藝術家與愛好者們同台,用飽含情感的聲音“喚醒”經典,午后走入館內的游客,在墨香與聲韻中,共同感受“詩仙”李白筆下的山水奇蹤與文化神韻。
喜歡三國文化、愛探尋“厚重合肥”的人也有福了,假期裡,廬陽區別出心裁地開展了原創三國演繹,破陣舞、張遼點兵、大戰逍遙津等“古說新編”在逍遙津公園等地上演,讓人沉浸式體驗金戈鐵馬的“風雲三國”。
多彩活動,既滿足群眾文化需求,又傳遞節日溫情,最終,化作滿滿的幸福感,盡顯“合肥溫度”。
全域歡動 文商旅融合繪就節日美景
合肥的假日精彩遠不止於此。
從公園景區到潮流街區、從鄉野田園到古鎮巷陌,合肥全域聯動,將城市文化底蘊與商業活力、旅游資源深度綁定,打造了多元交融的“文商旅”融合場景,為市民游客呈現了“可感、可玩、可享”的假日消費盛宴,處處飄著笑聲、裹著熱鬧。
走進駱崗中央公園,一幅“生態+文化+活力”的融合畫卷徐徐展開。白天,五彩斑斕的熱氣球載著游客緩緩升空,俯瞰秋日裡的城市生態畫卷﹔傍晚,極光夢幻夜的光影在草坪上流轉,與汽車特技秀的引擎轟鳴聲交織,吸引著年輕群體駐足打卡。“拾光集·公園生活家+”市集裡,手作匠人現場制作陶藝、皮具,讓游客既能欣賞創意作品,也能親手體驗制作樂趣,將公園休閑與文化消費無縫銜接。兩場屬於青少年的賽事也在這裡舉行,展現著“合肥少年”的熱血與拼搏。
“駱崗公園成了合肥的秀場,逛市集、玩手工,一整天都不重樣。”帶著家人出游的市民周杰明感慨地告訴記者。
包公園的“古風音樂嘉年華”,將傳統文化與旅游體驗深度融合。編鐘演奏家敲響千年古樂,悠揚的旋律在包河水面回蕩﹔漢服愛好者身著襦裙、廣袖,沿河開展巡游,不時與游客互動合影﹔“宋式K歌”區裡,市民游客點唱古典詩詞改編的歌曲,感受傳統文化的現代表達。廬州市集同步開放,糖畫藝人巧手下的花鳥生肖,引得孩童圍滿攤位﹔老字號茶鋪前,游客品著清茶欣賞水上演藝,沉浸式感受“宋式生活”的雅致與愜意。這場跨越千年的“文化對話”,不僅讓傳統文化從典籍中“走出來”,更讓游客在旅游體驗中觸摸文化根脈。
徽園的非遺雜技游園會,讓傳統技藝成為文旅消費的新亮點。“上刀山下火海”“打鐵花”等非遺項目每天輪番上演,火光四濺中,千年技藝在文旅場景中綻放詩意光芒。花鼓燈表演、魚龍燈影展示,則與徽派建筑相得益彰,游客在欣賞非遺技藝的同時,也能感受安徽地域文化的獨特魅力。“第一次現場看打鐵花,太震撼了!這種傳統表演比看電影更有感染力。”外地游客王先生說,他專門拍攝了視頻分享到社交平台,推薦朋友來合肥游玩。
“文商旅”的深度融合,最終要落腳於消費市場的繁榮與城市經濟的脈動,罍街、文一津門水街等特色街區,將文化體驗與商業消費有機結合。
在罍街,“非遺戲曲季”讓黃梅戲、廬劇的悠揚旋律,從舞台延伸至街區的餐館與文創店,實現了文化欣賞與商業消費的無縫銜接﹔苗族竹竿舞、壯族對山歌、飛天火壺特技秀……文一津門水街“盛世火舞 耀華夏”活動,以多元民族文化互動匯聚人氣,帶動餐飲、住宿業態全線飄紅。
合肥以文塑旅、以旅興商、以商聚勢,推動文化基因、旅游場景、商業動能深度耦合,讓靜態文化“活”起來、多元體驗“富”起來、全域消費“火”起來,在“文商旅”一體貫通中放大假日經濟乘數效應,為激活消費潛力、促進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內生動力。
消費惠民 政策助力釋放市場新活力
當“詩與遠方”從雲端落入掌心,一座城市最動人的姿態,便是把“人民至上”寫進山川街巷。這個假期,從大宗消費到日常開支、從文化體驗到旅游出行,合肥以一場覆蓋“吃住行游購娛”全鏈路的文旅惠民行動,把宏觀政策轉化為可觸可感的微觀幸福。
“沒想到看場京劇還能領餐飲補貼,這‘百戲入皖’紀念票真是‘寶藏’!”看過京劇《紅鬃烈馬》后,市民李素珍掃描票根二維碼,當即兌現了餐飲折扣,樂得她直贊“合肥有心了”。難以想象,小小戲票竟“藏”著滿滿的惠民誠意:免費暢游全城40家主要景區,住精品美宿享專屬房費優惠,品“合肥味道”立享餐費折扣……合肥用小小戲票,串聯起假日“吃住行游購樂”全場景消費鏈條,將戲曲欣賞升華為全民參與的“戲曲狂歡”。
聚焦假日裡的“吃住行游購娛”更多需求,合肥精准施策,將消費補貼與民生場景深度融合。在汽車消費領域,合肥市商務局推出的新能源汽車展消費券,以“梯度補貼”形式惠及不同需求群體。
在濱湖國際會展中心的新能源汽車展現場,一位市民用62開頭銀聯卡刷卡購車,當場減免6000元,“本來還在對比車型,補貼政策一出來,很讓人心動。”
據了解,憑“百戲入皖·星耀合肥”票根購新能源汽車,還能疊加補貼1000元,讓惠民力度再升級。
文旅消費領域,合肥將“惠民”紅利覆蓋多個消費場景。
10月1日起發放的文旅消費券,覆蓋景區門票、演出展覽、酒店住宿、旅游線路四大板塊。其中,景區門票補貼50%,演出展覽、酒店住宿、旅游線路補貼30%,單筆折扣最高300元,讓游客“游得舒心、花得劃算”。
著眼日常消費需求,合肥統籌市、區兩級資源,將消費補貼延伸至“柴米油鹽”的煙火氣中,讓假日惠民走入千家萬戶。其中包河區通過抖音平台發放文旅消費券,涵蓋商超便利店、酒店民宿等場景,滿100元減20元、滿200元減40元等優惠深受市民青睞﹔廬江縣分兩輪在“建行生活”App發放商超消費券,設置15元、30元、60元三檔面額,精准匹配差異化需求,首輪發放被一搶而空。在蜀山京東MALL,家電家居消費滿2000元減100元、3C數碼滿3000元減200元的政策,吸引眾多市民前來選購,有效拉動品質消費。
一張小小的消費券,一頭連著市民與游客的“錢袋子”,一頭連著文旅產業的“大市場”。合肥以消費券為“支點”,既激活了假日消費市場的“一池春水”,讓“流量”變“留量”、化“留量”為“增量”,又在“雙循環”格局中彰顯省會擔當,傳遞出一座城市以人為本、服務為民的鮮明態度,詮釋了城市發展的民生溫度。
這個假期,合肥不負每一份期待!
(中共合肥市委宣傳部組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