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縣區傳真

馬鞍山花山區:從南京“飛”來,努力“飛得更高”

2025年07月09日10:38 | 來源:馬鞍山日報
小字號

泓景科技無人機加工生產中心

  “起飛!”

  7月3日,在花山區東華雲計算產業園開闊的草坪上,一架翼展超4米、烏黑锃亮的多旋翼大載重長航時無人機H300在飛手的操縱下騰空而起,穩穩地懸停在近百米高的空中,完成懸停、盤旋、垂直起落等指令,在藍天上“舞”出了一道亮麗風景。

  最大載重——300公斤﹔續航時間——50分鐘,可在寧馬兩地間飛一個往返﹔具備載人以及載裝消防、農業設備等功能,關鍵技術指標處於國際頂尖水平……隨著首條生產線從南京“飛”來,這架“大家伙”的出生地也變成了馬鞍山。

  走進位於產業園內的安徽泓景無人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泓景科技”),無人機加工生產中心裡,20余位裝配調試人員正手持電動螺絲刀等設備,為托盤上10多架多旋翼大載重長航時無人機進行總裝總調,金屬碰撞、機械嗡鳴奏出火熱樂章。

  記者看到,寬敞明亮的車間根據裝配步驟被劃分為零件加工區、整機組裝區、質量檢驗區等,每架無人機都要經過環環相扣的工序后才能走下生產線,進行試飛行調試。

  泓景科技是今年落戶花山區的新企業,由南京景泓智能制造技術研究院、國內頂尖無人機研發團隊與花山區共同組建。企業布局高端裝備制造、特種無人飛行器產業,瞄准消防級專用無人機、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等板塊。

  在泓景科技的智慧展廳以及其在南京的研發基地內,陳列著不少高精尖的“寶貝”,有用於牽引水帶至300米高空(國內最高)的消防無人機,有可冒風雨在百米高空作業的清潔無人機……這些無人機比市場上常見的消費級無人機更加“硬核”,可載荷各類設備,廣泛應用於海事、物流、巡檢、救援等領域,是院校科技成果產業化的成功案例。

  “選擇落戶花山區,最關鍵的是看中了毗鄰南京的區位優勢。同時,這裡優質的互聯網生態、良好的營商環境和高效的政務服務也讓我感觸頗深。企業從簽約到落地速度很快,辦事效率很高!”泓景科技董事長王明龍介紹,公司在馬鞍山的首條無人機生產線已於6月份投產,日產小型無人機1500架、大型無人機50架至100架。未來,企業將再布置2條無人機生產線,並引進鋰電池隔膜生產線,投產后年產值預計達10億元。“我們將立足馬鞍山,努力把這裡打造成企業最大的生產銷售中心基地,助推無人機新機型、新應用場景的開發,推動無人機深層次、廣維度應用,讓中國無人機在海陸空天全維度持續領跑。”王明龍說道。

  低空經濟是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自2021年《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發布並首次提出發展低空經濟以來,低空經濟便迅速“出圈”。

  近年來,乘著全省打造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的東風,我市不斷強化政策支撐、夯實產業基礎、拓展應用場景,依托全省唯一一家地理信息產業園,積極布局低空經濟產業,靚馬科技、智鷗驅動、航天宏圖、泓景科技等一批龍頭企業持續解鎖各類應用場景。伴隨著一家家無人機企業“乘風高飛”,我市也被列為全省首批試點建設低空智能信息網、市級低空飛行數據中心的城市之一,在低空經濟的競技場上一路向前。

  日前,全市首個低空經濟產業園項目——中電創智(馬鞍山)數字低空產業園落戶花山區,將聚力發展無人機和eVTOL整機、能源和動力系統、飛控和通訊導航系統、航空新材料、低空經濟運營管理等核心產業以及其強相關產業,打造推動低空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我們將注重完善提升產業鏈,引進先進航空制造企業,帶動本地零部件配套企業發展,招引更多的產業鏈關聯性企業,形成低空經濟產業需要什麼就有什麼的良好產業生態。同時拓展通用無人機的多元業務領域,不斷提升產業附加值。”花山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低空經濟是藍天,更是“藍海”。隨著產業鏈逐步完善、場景日益豐富、管理不斷優化,馬鞍山低空經濟正描繪出一幅“起飛”到“騰飛”的活力場景,日益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記者 劉挺 季晨辰 陶志堯 高陽)

(責編:蘇恆、金蕾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