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本網原創

滁州經開區:政策主動“敲門” 企業坐等“紅包”

人民網記者 周坤
2025年07月09日16:02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財務總監還沒提交申請,公司賬戶就“叮咚”一聲收到了補助款。這不是詐騙短信,而是滁州經開區不少企業正在經歷的真實場景。

從“企業追著政策跑”到“政策主動找上門”,從“申請材料一大堆”到“真金白銀自動達”,滁州經開區以一場服務理念的深刻變革,讓企業體驗到了前所未有的獲得感,也激活了高質量發展的源頭活水。

俯瞰滁州經開區。滁州經開區管委會供圖

俯瞰滁州經開區。滁州經開區管委會供圖

“昨天企業又收到一筆補助,人在家中坐,錢就‘自動來’,這種感覺真好!”滁州國軒新能源動力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國勝笑著分享他的驚喜。

去年該企業為了擴大生產進行投資,按照政策規定,獲得安徽省制造業融資貸款貼息27萬元。但讓黃國勝意外的是,今年補助來得更快、更省心。

以往惠企政策看不懂、申報靠跑腿、進度看不到、機制不通暢,企業申請政策時,最長甚至要2至3個月。

但是現在不同了,剛出台一項新的惠企政策,滁州經開區工作人員很快就會主動找企業普及宣傳。“有的政策,企業甚至不用申請,只要條件符合,惠企資金就轉到他們公司賬戶上。”黃國勝說。

在他看來,盡管有些補助金額不算巨大,但意義非凡:它體現了園區“言必信、行必果”,用“真金白銀”支持企業科技創新,讓企業在擴大生產時更有底氣。

“我們正在積極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來滁洽談,目前已有兩家企業正在對接。”黃國勝表示,正是因為滁州經開區的優質服務,讓他們願意引薦合作伙伴以及上下游企業,這既完善了產業鏈,也助力企業自身發展。

在滁州經開區,滁州國軒新能源動力有限公司享受的便捷服務,並非孤例。

今年以來,滁州經開區聚焦企業“生存線”與“發展線”,圍繞產業提質增效和培育新質生產力,打出了一套政策“組合拳”。一系列強有力的政策措施助企紓困,為經營主體帶來一場場“及時雨”。

滁州經開區為企服務中心負責人孫艷表示,營商環境的優化,不僅需要政策的出台,更需要政策的落地實施。企業只要有創新、有項目、有發展,就能夠充分享受到政策支持,精准回應企業所盼、市場所需,切實給經營主體送上真正暖心管用的“大禮包”。

東方日升(安徽)新能源有限公司現有員工2000多人,其中本地員工有兩三百人,上下班要走很遠才能乘坐公交車。在滁州經開區聯系對接和溝通協調下,僅一周時間,幫助增設公交站點,解決了員工出行難。

“我們深切感受到滁州蒸蒸日上的發展態勢、開放包容的文化魅力和親商安商、真幫快幫的營商環境。”東方日升(安徽)新能源有限公司負責人的感慨,道出眾多滁州經開區企業的心聲。

在滁州經開區,安徽鯤鵬裝備生產線上,工人正在組裝設備。人民網記者 周坤攝

在滁州經開區,安徽鯤鵬裝備生產線上,工人正在組裝設備。人民網記者 周坤攝

一句句真誠的評價,一串串亮眼的數據,正是滁州經開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促進經營主體倍增的最佳注腳。

今年上半年,滁州經開區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28個,總投資超100億元。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3個,3億元以上項目8個。

並且,隨著全面推行“一網通辦”“7×24小時”不打烊、証照變更注銷聯辦等便捷服務舉措。今年以來,滁州經開區新增各類經營主體1777戶,經營主體超4萬戶。

當“政策找企”成為常態,當“真金白銀”精准直達,當“急難愁盼”高效化解,發展的“一池春水”已然奔涌向前。滁州經開區正以營商環境的“軟實力”,筑起高質量發展的“硬支撐”。

(責編:關飛、韓震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