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山慈湖高新區以高質量黨建賦能高質量發展

一體推進學查改,持續強引領、轉作風﹔狠抓基層黨建,傾聽民聲解民憂,讓群眾更加可感可及﹔始終凝聚“新”力量,激發“兩企三新”黨建新活力,不斷擴大黨在新興領域的號召力、凝聚力、影響力……
近年來,慈湖高新區始終把黨建工作作為推動各項事業蓬勃發展的核心動力引擎,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以堅定的決心、創新的舉措和務實的作風,不斷夯實黨的基層基礎,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為高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擰緊思想“總開關” 把牢政治“方向盤”
6月26日,一場別開生面的紅色教育學習之旅在南湖紅色驛站黨史學習教育基地開啟,來自慈湖高新區各基層黨組織黨員代表、2025年新發展黨員推薦人選,以實景、實例、實事為載體,融情於景,接受了一次“沉浸式”的精神洗禮。走進南湖紅色驛站黨史學習教育基地,回溯了馬鞍山地方黨史光輝歷程,學習強國線下體驗空間更為黨員們提供了多元化的學習渠道,讓學習變得更加生動且立體。在中國電信—數字馬鞍山智慧城市體驗中心,大家深刻體會到科技創新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強大動力。來到市稅務局黨史學習教育基地,“牢記殷殷囑托”“筑牢信仰之基”“探索改革之路”等六大篇章營造出濃厚的廉政文化氛圍,大家廉潔自律的意識得到進一步強化。大家紛紛表示,將以此次紅色教育學習之旅為契機,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時刻以嚴格的標准要求自己,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立足崗位,擔當作為,為慈湖高新區的發展貢獻力量。
伴隨著“紅色研學”,“七一”前夕,為持續打破“就黨建抓黨建”“黨建業務兩張皮”思想壁壘,全面糾正“重業務、輕黨建”錯誤觀念,一場以“黨建促發展 發展強黨建”為主題的“黨建+業務”大討論活動正在如火如荼進行。園區各機關黨支部書記帶頭學習,以身作則引導廣大黨員立足崗位思考謀劃工作、分享感想體會、交流經驗方法,征集意見建議,自覺轉變作風、提高站位。
“以前總覺得黨建工作就是發展黨員、教育培訓和支部生活,與自己本職業務工作的聯系並不多,通過這一次的專題學習討論,發現並不是這樣。我們隻有不斷正心修身、淬煉黨性,持續深化對黨建工作的學習思考,才能確保自己在思想上不鬆懈、行動上不跑偏。”一名機關黨員深有感觸地說道。
今年以來,慈湖高新區始終堅持嚴的標准,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錘煉黨性,以優良作風凝心聚力、干事創業,以作風建設新成效開創園區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一體推進學查改中,學是基礎。隻有學深悟透,才能在思想上劃出紅線、在行動上明確界限。慈湖高新區結合黨工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專題輔導報告、專題黨課報告等形式,領導干部帶頭開展學習研討,做到逐字逐條學原文、上下貫通學精神、緊貼案例學規矩。針對不同層級、不同領域黨組織特點,分類指導黨組織書記、黨務工作者、黨建指導員等開展專題輔導5場﹔組織開展年輕干部、新提拔干部、關鍵崗位干部專題警示教育活動,深刻感悟全面從嚴治黨的堅定決心與顯著成效。
線下集中學,線上自主學。為方便黨員干部隨時隨地學、見縫插針學,慈湖高新區官方微信公眾號“馬鞍山慈湖高新”還開設了相關專欄,精選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等權威平台發布的解讀文章和圖片,助力黨員干部學習業務兩不誤,目前已刊發89期。
筑牢基層“堡壘牆”,辦好民生“頭等事”
“七一”前夕,慈湖高新區黨工委班子帶頭走訪慰問困難黨員、老黨員,送去黨工委的關懷和溫暖,要求園區各級各部門用足用好相關政策,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堅持眼睛向下、腳步向下,下沉一線聽訴求,深入基層解難題。充分運用民聲呼應機制,重點關注困難群體、低收入人口、新就業群體等,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
黨建工作難點在基層,亮點也在基層。“我們喜歡和鄰居在小區廣場聊聊家常,之前小區裡的好多座椅都壞了,不得不自帶馬扎,最近社區組織更換了一批新座椅,給我們日常生活帶來了很大的方便。”6月26日一大早,家住高新區慈馨家園小區的劉翠蘭坐在嶄新的座椅上喜笑顏開,豎著大拇指表揚社區為居民辦了件貼心事。
作為慈湖高新區最大的安置小區,慈馨家園小區現有居民943戶,由於小區建設時間較早,原先小區內設置的座椅均出現不同程度“缺胳膊少腿”現象,一些老年居民不得不常常從家中搬來閑置的椅子,在樓梯口、步道旁、廣場上圍坐聊天。然而,隨意擺放的椅子不僅給居民通行帶來了不便,還影響了小區整體美觀。
“小座椅”承載“大民生”。慈湖街道為持續提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效能,聚焦群眾投訴反映較多的民生問題,深入開展實地調研走訪,並建立問題清單、任務清單、責任清單,第一時間與所在社區、小區物業商討座椅更換方案,同時積極征求居民意見,在小區老年人常聚集聊天休閑的區域增設了座椅、安裝了路燈,真正將有利於小區人居環境改善的合理化意見納入改造方案。6月24日,17個休閑座椅和2盞太陽能路燈全部安裝到位,切實解決了居民無處歇腳和夜間出行的難題,得到一致好評。
“這次在小區內更換並增設座椅、安裝路燈,實打實解決了小區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不僅為居民提供了休息的場所,更與周圍的花草樹木相映成趣,形成一道美麗的風景線。”慈馨家園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龍厚盡表示,今后,社區將不斷聚焦群眾“關鍵小事”,持續以“微改造”促“精提升”,真正辦好民生“頭等大事”,共同營造美好家園。
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慈湖高新區始終緊緊圍繞轄區群眾實際需求,下沉一線聽訴求,深入基層解難題,著力在就業促進、安心托幼、快樂健身、便民停車、老有所學等暖民心行動上下功夫,自今年3月以來,各級各部門已累計深入調研基層單位211個,收集基層意見建議81條,幫助群眾和基層解決急難愁盼問題74個,持續為民生“加碼”、為幸福“加速”、為生活“加溫”,真正讓群眾在一件件民生實事中看到變化、得到實惠、感到幸福,以實際行動回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點燃黨建“紅引擎”,奏響發展“最強音”
“這次活動,為我們提供了一次‘一對一’‘面對面’的專業服務,幫助我們企業完善了合同管理流程,明確了發展思路,真是太及時、太實用了,大大增強了企業今后的發展信心!”馬鞍山徽楓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張蓮稱贊道。
張蓮口中提到的“這次活動”正是“三師助企 護航發展”專場活動,是慈湖高新區深化“黨建+助企服務”模式的重要舉措。前不久,慈湖高新區會同市委社會工作部、市司法局、市財政局、市稅務局組織17名資深律師、注冊會計師、注冊稅務師組成的“三師”服務團與高新區80多名企業代表面對面交流,提供“零距離”的法律、稅務、財務等專業服務,以精准服務架起政企“連心橋”,助力企業降本增效、規避風險,實現可持續發展。
此次“三師”服務團堅持以需求為導向,圍繞企業關注的法律合規、財稅優化、融資指導等核心需求,制定了“一對一”定制化宣講方案。在活動宣講環節,律師服務團結合典型案例,普及用工合同制定規范要求、勞務糾紛應對等法律知識﹔注冊會計師服務團指導企業如何加強財務管理、盤活企業資產等﹔注冊稅務師服務團針對企業增值稅、出口退稅及個人所得稅等提供政策解讀與申報指導。活動期間,還設置了企業需求“一對一”指導咨詢環節,現場企業代表分別就法律、稅務、財務等方面的問題精准“把脈”,提出切實可行的意見建議,現場共解決問題20余個。
今年以來,慈湖高新區立足發展實際,積極探索加強“兩企三新”黨建工作的新路徑,全面激活黨建工作的“新”活力,擴大黨在新興領域的號召力、凝聚力、影響力,為新區高質量發展注入紅色動能。此外,聚焦持續推進產業鏈黨建聯盟建設,成功舉辦新材料產業鏈黨建聯盟2025年第一次會議暨“金星之光”黨建品牌提升交流會,切實以黨建引領凝聚產業鏈發展合力,推動各項工作提質增效。加大關心關愛新就業群體力度,積極打造慈馨社區為“友好社區”,完善社區內暖新驛站物資,增設地貼、立牌,在社區兩處大門設立“友好社區路線圖”,劃定“騎手停車位”,為快遞員、外賣配送員提供便利,提升社區的友好氛圍和服務功能。聯合金星鈦白維修黨支部,開展學雷鋒主題黨日活動,為社區居民維修小家電,進一步弘揚雷鋒精神,提升了黨組織在群眾中的形象。通過“線下宣講+陣地宣傳+專題學習”相結合的形式,面向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深入開展國家安全教育系列活動,切實筑牢群眾安全防線。
“我們將不斷磨實‘兩企三新’黨建這根‘繡花針’,進一步推動非公企業科技創新、經濟高質量發展,凝聚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積攢動能,為全區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慈湖高新區黨群工作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高文亮)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