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能源控股集團深入推進黨建與中心工作深度融合

企業發展,是一條永不停歇的進取之路﹔黨旗引領,凝聚著向上生長的無窮力量。
近年來,淮河能源控股集團黨委創新確立“黨建引領+推動高質量發展、服務職工群眾、防范化解風險、科技創新、進一步深化改革”工作格局,堅持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持續推深做實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將“黨建勢能”轉化為“發展動能”,引領企業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中切實發揮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安全支撐“三個作用”,凝心聚力把建設全國能源頭部企業的藍圖變為現實。
鑄基:“紅色引擎”驅動安全發展
“黨支部發動黨員先鋒成立質量驗收小組,帶頭自查自評、動態整改47條隱患,全力創建集團公司品牌工作面!”今年上半年,張集礦綜採准備隊好事成雙——不僅1153(1)工作面通過集團公司驗收,“七一”前夕還獲評淮河能源控股集團先進基層黨支部。
安全穩不穩,黨建抓得實不實是重要保障。綜採准備隊實現四年“零微傷”、創建品牌工作面的背后,是黨支部始終堅持的“班前講安全、班中查隱患、班后抓整改”機制運行,是今年以來的10余次安全專題宣講,是黨員帶頭細致查改的120余條隱患,以及圍繞支護等難題的創新突破……
在同樣獲得表彰的企業優秀黨務工作者、西部煤電集團唐家會礦綜放隊黨支部書記張殿春眼中,黨員攻關小組助力智能化工作面關鍵設備國產化礦鴻升級,黨員突擊隊保障接替工作面安裝調試初採順利完成、刷新西部搬家倒面月度產量紀錄,隊伍在全國煤礦採煤工作面智能創新大賽中摘金奪銀,“煤海戰艦”黨建品牌入選安徽省國資委黨委基層黨建工作“領航”計劃培育庫……這些都離不開黨組織、黨員發揮的關鍵作用。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個堡壘。從本土到西部,戰斗堡壘與先鋒模范同向奔赴,護航安全生產行穩致遠。
“安全是最大的政治、最大的效益、最大的民生。”淮河能源控股集團黨委把安全生產職責牢牢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牢固樹立底線思維,持續深化糾偏治亂打假懲躺,強力扭轉安全生產被動形勢。
深入開展“對標四滿找差距立行立改保安全”活動,企業各級管理人員深入基層廣泛開展調研,破除安全管理頑瘴痼疾。陸續出台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工作方案、關於進一步推進安全生產標准化工作的通知以及2025年安全一、二、三、四、五號文等系列重要制度,不斷提升安全生產技術制度指導性、實效性。重設安全生產技術部門,穿透管控“梗阻”,確保安全責任直達一線。
安全管理要走正道、樹正氣。“薄弱環節在哪裡,安全夜查就到哪裡。”緊盯強化安全管理作風十條剛性規定、特殊時期嚴管干部五條剛性規定、安全嚴管六條措施落實等情況,“四不兩直”突擊夜查不間斷,像“一把刀”直插安全生產現場,淮南煤礦的好傳統、好作風、好技術品格在安全嚴管的深化中逐漸回歸。
安全高於一切、先於一切、重於一切。黨委領航織密安全責任網,以戰斗堡壘守牢風險防控線,先鋒模范盯緊現場關鍵點,把“三股勁”擰成“一股繩”,推動黨建與安全生產同頻共振,全力以赴讓安全之基堅如磐石。
聚能:產經共振激活“乘數效應”
石頭梅二號煤礦所在的巴裡坤三塘湖礦區位於新疆東北部。“無論企業的產業版圖多遠,只要組織需要,就是我們扎根的方向!”接到啟程消息,21名黨員干部陸續背起行囊,一路向西“開疆拓土”。
風卷邊疆,黨旗獵獵。淮河能源的項目建設到哪,黨旗就飄揚到哪。5月底,豐信礦業黨支部建立﹔6月初,臨時辦公地點的黨員活動室、黨建牆落地完成。去往礦區補勘孔的兩個半小時路途一半是荒漠,黨員先鋒帶頭在戈壁灘裡走出了“一條路”,企業在新疆能源產業的版圖自此開始強勁脈動。
黨旗所指,發展所向。集團黨委緊扣能源企業功能定位,大興干事創業之風,推動產業發展主動融入和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敏銳抓住機遇,以“不進則退、慢進亦退”的緊迫感謀發展、增后勁。
走過千山萬水,艱苦奮斗始終是干事創業的精神底色,山海阻隔不了黨旗下的攻堅腳步。
淮河沿岸,煤窩裡辦電的主戰場,在電力集團“電力家園﹒創業先鋒”黨建品牌統領下,潘集電廠二期、謝橋電廠、洛河電廠四期、平圩電廠四期的黨員先鋒搶抓建設機遇,為機組頂“峰”出力日夜趕工,所承擔的省內14個支撐性電源項目,處處都是黨員帶頭奔波的奮斗身影﹔
蒙西大地,彩板房外,圍繞“抓項目、推進展、強規范”,蘇布爾嘎公司黨支部的業務骨干研討項目建設方案,窗外鑽機轟鳴、焊花飛濺﹔
長江之畔,LNG接收站項目現場,燃氣集團“精兵強匠”黨建小組聚焦進一步優化LNG船舶加注速率低、耗時長等難題合力攻堅。……
謀發展就是謀未來。項目建設的難關雖多,但每道工序都有黨員盯守,每個節點都有組織保障,隻爭朝夕,終將通向可持續發展的康庄大道。
黨建聚能不僅在項目攻堅的主戰場,還在降本增效的最前沿。
以黨建引領礦井安全生產經營工作,顧橋礦黨委頂層發力,構建以全面預算為主線的礦井經營管理體系。深入推進以電費控制為重點的節能降耗體系運行,黨員技術骨干主動認領電費控制“0.71用電峰谷比”的降本課題,節約電費300萬元以上,“黨建+”正助力礦井改寫“效益方程式”。
急難險重更顯責任擔當。蕪湖LNG接收站的槽車裝卸費預算要從280萬驟降至40萬,怎麼辦?燃氣集團儲罐事業部黨支部的6名黨員在一個月內,率先拿下壓力容器充裝証,加班加點頂上了外包專業隊伍空缺,帶頭把降本增效落到實處。
黨建抓實了就是生產力,抓細了就是凝聚力,抓強了就是競爭力。保持發展的緊迫感、危機感、進取心,把黨旗插在項目建設現場,讓黨組織、黨員先鋒成為發展的“排頭兵”﹔積極應對行業下行挑戰,在預算表上簽下“軍令狀”,用先鋒力撬動降本杠杆,把“過緊日子”的減法做出高質量發展的乘法。
領創:向“新”而行智見可期未來
作為淮河能源控股集團黨委與工程院機關黨委首批選派到礦井一線實踐的科研骨干,青年黨員蔣博文近一段時間忙碌於進行“DeepSeek”大模型本地化部署測試。“我們想通過這一年的實戰經驗,訓練出更懂淮南礦區、屬於煤礦人自己的大模型!”蔣博文堅定地說。這個智能數據庫涵蓋煤礦基礎知識、事故案例以及安全監察、問題反饋等,是黨員骨干開展創新的成果縮影。
“創新始終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的重要力量。‘變’,是不變的規律!”淮河能源控股集團創先爭優表彰大會暨學習教育專題黨課報告會的精神振聾發聵。
面對淮南煤礦進入800米以深,開採過程中日益凸顯的多元災害耦合疊加困境,集團黨委聚焦“千米困局”“千人困擾”難題,以高度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明確提出牢固樹立“千米深井”思維,一刻不停推動瓦斯、圍岩、熱害治理技術迭代升級,積極打造安徽省煤炭領域唯一、省屬企業唯一的深部煤炭安全開採與環境保護全國重點實驗室等高能級研發平台,引領煤炭行業新質生產力發展。
持續深化“黨建+科研”雙輪驅動,把支部堡壘建在科研一線,充分發揮黨員技術創新先鋒模范作用,黨員骨干走進一線發現難題,走進實驗室研究難題,走進工作面解決難題,把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攻克深部開採技術難關的強大合力。
全國重點實驗室“邊建設、邊研究、邊出成果”,組織黨員科研人員奔向井下、扎根現場,長期深入顧橋、張集、潘三、顧北等礦,圍繞地壓治理、動力災害監測、深井瓦斯治理等重大項目堅守地層深處,攻關千米深井技術迭代升級難題,堅定“向地球深部進軍”。
科技創新離不開人才,人才成長更需要平台。淮河能源控股集團黨委搭平台、拓載體,持續打造高素質人才隊伍,著力走好人才賦能、創新驅動之路。
4月初,淮河能源控股集團黨委全面實施“首席技師、資深技師巡回駐點服務”,推動高技能人才在企業內跨單位共育共享。
“一通三防是定海神針,是安全的重中之重。一定不能出任何紕漏……”丁集礦井下作業現場,企業資深技師黃山正在指導新徒弟張奎忠測量瓦斯壓力,兩人安全帽上的黨員標識格外醒目。
駐點期間,集團首席技師、資深技師深入服務單位現場,積極做好疑難問題處置、課題攻關、傳幫帶教等工作。未來,企業還將選派首席技師、資深技師赴蒙西進行駐點服務。
從科研中心到生產一線,從青年黨員到技能大師,淮河能源控股集團正通過黨建引領加速打造技術創新策源地,讓創新“關鍵變量”真正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
黨旗領航,實干筑夢。以“鑄基”夯實安全生產根基,用“聚能”釋放經營發展最大動能,靠“領創”突破技術瓶頸,推動黨建與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是破解發展難題的“金鑰匙”,更將成為引領企業穿越周期、實現基業長青的核心密碼。
滄桑百年,隻爭朝夕。站在建黨104周年的歷史節點上,這支能源鐵軍將繼續以“滿格狀態”奔赴區域能源保供、轉型發展的新征程,讓黨旗在建設全國能源頭部企業的主戰場高高飄揚。(於晨晨 劉文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