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行見招拆招 守護您的“錢袋子”③

在信息飛速發展的時代,詐騙手段也在不斷“升級迭代”,讓人防不勝防。在“2025年銀行業普及金融知識萬裡行活動”之際,工行安徽省分行精選與消費者息息相關的真實金融詐騙、投資陷阱案例,還原事件經過,拆解騙局套路,讓金融知識傳播更接地氣、更入人心。
成功攔截“刷單”騙局,為客戶守住6.5萬元
“太感謝了,沒有你們的及時勸阻,我這6.5萬元肯定被騙了!”在工行合肥合裕路支行,一名客戶送來一面印有“盡心守護百姓財產,行動踐行金融衛士”的錦旗,並對工作人員表示感謝。
此前,該客戶神色匆忙地走進工行合肥合裕路支行,急切地表示要提前支取一筆未到期的定期存款。大堂經理見狀,立即上前詢問這筆資金的用途,並提醒提前支取會有利息損失。該客戶堅稱有急用並堅持要立即支取,期間客戶多次接到家人電話卻都選擇了拒接。
看到客戶異常行為,大堂經理特別列舉了一些常見的詐騙案例,當聽到刷單案例時,客戶的神色突然變得異常。她透露,自己之前也曾參與過類似的刷單活動,但投入的資金都得到了返還。這時,客戶又接到一通電話,挂斷后要求工作人員立刻支取定期進行轉賬。大堂經理意識到客戶可能正在遭受電信詐騙,於是立即向運營主管報告,並將客戶請到辦公室進行溝通勸導,以核查信息為由安撫客戶情緒,同時聯系其家人前來網點。
客戶家人到達后,仍規勸不了該客戶,最終選擇了報警。警察同志迅速趕到現場,詳細了解情況后,確定這是一起網絡詐騙,經與客戶進一步溝通,制止了取款轉賬。得知真相后,客戶家人不停感謝工行工作人員,公安機關也對工行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表示了贊揚。
總、分、支行三級聯動,成功挽回客戶被詐資金
近日,江女士走進工行淮南蔡家崗支行營業大廳,急切地向網點工作人員尋求幫助。經了解,江女士手機因點擊釣魚鏈接被植入木馬程序,詐騙分子利用其泄露信息開通數字人民幣賬戶實施資金轉移。通過系統詳細查詢,發現數字人民幣賬戶內還有10000元資金,但客戶注冊手機號碼、密碼均為詐騙分子掌握,江女士無法登錄。
為防止資金再次遭遇損失,工作人員遂先幫助江女士申請數字人民幣賬戶止付功能。隨后,通過聯系工行安徽省分行、上海市分行及總行數字人民幣風險科等多家機構和部門,縱向協同及橫向協作,總行、分行、支行三級聯動響應,最終為客戶修改注冊手機號碼、密碼等信息,並將詐騙資金未被轉移的10000元成功挽回。事后,江女士贈送錦旗表示感謝,並連連稱贊工行工作人員服務熱情素質好、辦事認真效率高。
刷單返利、演唱會門票騙局、跨境轉賬墊付資金騙局……詐騙手段層出不窮、形式多樣。上述案例是工行安徽省分行助力打擊電信詐騙、守護客戶權益的有力印証。從陪伴消費者“學金融、懂金融、信金融、用金融”,到全域普及金融知識、傳遞金融正能量,工行安徽省分行始終做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堅定捍衛者”,做財產安全的“忠實守護者”,以有溫度、有擔當的服務,筑牢金融為民“同心圓”。(龔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