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縣區傳真

看,這是利辛

2025年06月11日10:00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西淝河的晨露還未蒸發,沿河棧道在晨霧中若隱若現。紀王場鄉的高標准農田裡,機械聲已此起彼伏,遠處聳立的紀家塔已不知經歷了多少這樣的夏收耕種輪回。白鷺洲的水杉林是時間的豎琴,倒映在如鏡的河面,當船隻劃過,漣漪便將樹影揉成跳動的音符。闞疃閘旁蹦跳的茨淮新河鯽魚,鱗光閃爍間,“皖北水鄉”的美譽便隨著浪花傳開。

王人鎮印象江南景區俯瞰圖。利辛縣委宣傳部供圖

王人鎮印象江南景區俯瞰圖。利辛縣委宣傳部供圖

王人鎮的印象江南生態園,是農耕文明與現代審美的完美聯姻。馬店孜鎮徽派建筑的馬頭牆掠過油菜花田,紫藤花廊下的石磨茶台飄著新採的蒲公英茶清香。城北鎮的果蔬大棚裡,都市人蹲在田埂上摘下的草莓,酸甜中裹著泥土的溫熱,指尖的汁液不小心染在衣襟,便成了最天然的田園印記。程家集鎮的四季花海更像一場永不落幕的盛宴:春日牡丹如彩虹傾倒,夏日向日葵追著太陽旋轉,秋日波斯菊漫山燃燒﹔無人機掠過花田時,連鏡頭都沾滿了浪漫的花粉。

游客在城北採摘園採摘水果。利辛縣委宣傳部供圖

游客在城北採摘園採摘水果。利辛縣委宣傳部供圖

展溝九曲黃河燈陣在古廟會那天准時亮起,組成的八卦迷宮裡,每一盞都刻著節氣農諺。老人牽著孩童的手穿過“生門”,燈影在黃布旗上搖曳,仿佛看見祖先們祈願五谷豐登的虔誠身影。楊氏面塑作坊的直播鏡頭前,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正在專心創作:前一刻是古典的神話故事人物,下一刻便化作卡通版的足球明星C羅,直播間的彈幕飛過“老手藝活了”。

展溝九曲黃河陣夜景。利辛縣委宣傳部供圖

展溝九曲黃河陣夜景。利辛縣委宣傳部供圖

伯希和展銷大廳的玻璃幕牆映著朝霞,翰聯色紡智能工廠的機械臂在傳送帶上畫出優美的弧線,渦流紡設備的嗡鳴與大數據屏的閃爍,將“一塊布”的傳統產業,紡成了科技感十足的“雲纖維”。從家庭作坊到智能工廠,從代加工到自主品牌,一針一線裡都藏著一個皖北縣城的逆襲故事,利辛紡織女工的細密針腳織就了“中國新興紡織產業基地縣”的美譽。

伯希和展銷大廳外景。利辛縣委宣傳部供圖

伯希和展銷大廳外景。利辛縣委宣傳部供圖

欣浩翔的智慧牧場裡,智能耳標正在發送健康數據,“徽牛雲”平台的屏幕上,每頭牛的生長曲線清晰可見。當全國首單“保險+期貨”項目落地,養殖大戶們為錢犯愁的心可算是沉到了肚裡。

“徽牛雲”平台實時畫面。利辛縣委宣傳部供圖

“徽牛雲”平台實時畫面。利辛縣委宣傳部供圖

江集鎮將鄉村故事繪成牆畫,把農舍外牆變成畫廊,每一幅畫的都是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馬店孜鎮的星空露營地,孩子們躺在帳篷裡數星星,聽媽媽講“織女牛郎”的傳奇,帳篷外的篝火,映襯著星光點點、彎月高懸的夜色。

馬店孜鎮野外露營場所。利辛縣委宣傳部供圖

馬店孜鎮野外露營場所。利辛縣委宣傳部供圖

城區的發展從不止步於地面:利辛站的火車載著尋找夢想的人們出發,寧洛、濟祁、德上高速的車流在立交橋上織成光的蛛網,建設中的高鐵站已現雛形,即將把利辛的故事帶向更遠的地方。濕地公園的親水平台上,白鷺與晨練的老人共享晨光。拐角街的徽牛美食文化街區,夜晚的燈籠映紅了老字號的招牌,牛肉湯的鮮香混著剛出爐的展溝燒餅酥香,食客們在玻璃幕牆旁大快朵頤,推杯交盞間,往來的行人演繹著新的市井故事。

高考結束的這一天,各個考點門前站滿了手捧鮮花迎接自己孩子的家長,去年錄取通知書郵寄過來的場面仿佛就在昨天,“學在利辛”的口碑隨著利辛一中梧桐樹上的蟬鳴傳向四方。縣中醫院的國醫館裡,老中醫的銀針在穴位間游走,中藥櫃的抽屜開合聲與電子叫號聲交織,全國基層中醫藥示范縣的創建,讓“望聞問切”走進了智能時代。

利辛縣內公路鐵路縱橫交錯。利辛縣委宣傳部供圖

利辛縣內公路鐵路縱橫交錯。利辛縣委宣傳部供圖

當最后一縷晚霞沉入白鷺洲,當健身公園的燈光次第亮起,利辛始終在歷史的褶皺裡尋找新的光芒。這裡的每一塊土地都在講述過往,每一台智能設備都在編織未來﹔每一片農田都流淌著農耕文明的血脈,每一座廠房都奔涌著創新創造的熱潮。這是一片被時光偏愛之地,田園詩意與產業藍圖在此共舞。

健身公園夜景。利辛縣委宣傳部供圖

健身公園夜景。利辛縣委宣傳部供圖

利辛,正以皖北人特有的豪邁與細膩,在時代的長卷上揮毫潑墨,等著與每一個到來的人,共赴一場跨越千年的“牛郎織女”之約。(耿偉倫)

(責編:歐愷、金蕾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