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定遠:開門教育見實效 改進作風促振興

為進一步促進選派干部在鄉村全面振興過程中發揮“生力軍”作用,近期,定遠縣抓實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堅持開門教育”重點舉措,聚焦選派干部履行“建強村黨組織、推進強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為民辦事服務”四項職責任務,通過“嚴管+厚愛”“賦能+監督”雙向發力,推動干部在實干中錘煉作風、樹立新風,為鄉村振興和基層治理注入強勁動能。
機制創新強管理,擰緊責任“螺絲釘”。該縣持續抓好選派干部“六項行動”,圍繞產業發展、矛盾化解等鄉村振興重點任務,每月分片區開展主題交流,通過“第一書記輪值召集人”機制激發基層智慧碰撞,推動全縣選派干部共解難題、共謀發展、共促振興。進一步落實“開門教育”要求,抓細抓實“講好作風‘微黨課’、開展民意‘敲門行’、抓實惠民‘暖心事’、組織隱患‘大排查’、樹立過硬‘好形象’”等“五個一”活動,將作風建設細化為可量化、可追蹤的實踐行動,幫助選派干部明職責、晰定位,干有抓手、做有成效。
田間課堂煉真功,干群共織“連心網”。該縣打破傳統“閉門學習”模式,將教育課堂搬到田間地頭、群眾家中。在定遠縣爐橋鎮農田裡,駐村工作隊隊員正與村民一起搶收小麥、備田插秧,“機械不夠,干部就幫我們協調收割機﹔勞力不足,他們卷起褲腿下田插秧!”村民謝大爺豎起大拇指。這正是定遠縣“五同”實踐教育的縮影——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同學習、同商量解決問題,讓教育從“會議室作報告”變為“田間地頭辦實事”。群眾家中話冷暖,定期組織志願者開展健康義診、公益剪發等活動,關愛留守兒童,關懷銀發老人,工作隊謀劃落實了一個個群眾身邊可感可及的“小事”,持續在鄉村振興最前沿、為民服務第一線擔當作為。
長效監督固成效,發展共譜“正氣歌”。為鞏固改進作風成果,該縣強化管理服務舉措,督促選派干部嚴格落實駐村制度要求,壓實包村單位、鄉鎮黨委、選派干部工作職責,確保幫扶工作扎實有效開展。選派干部切實做到“身到、心到、責到”。通報選派典型問題,選樹發展典型案例,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營造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以來,全縣72個駐村工作隊累計走訪群眾3萬余戶,協調產業項目26個,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532件,干群關系從“隔扇門”變為“一家親”,干部作風之變正轉化為發展實效。
改進作風非一日之功,新風樹立需久久為功。定遠縣以“開門教育”破題,用制度管人、以實績說話,讓選派干部在基層熔爐中褪去“機關氣”、沾滿“泥土香”,既鍛造一支沉得下、干得好的骨干隊伍,更以務實作風贏得民心口碑。(李友源 李紅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