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縣區傳真

從“新村”到“心”村

看長豐縣義井鎮楊店村這個4000人的村居如何用“自治密碼”打造幸福家園

2025年05月13日11:13 | 來源:安徽商報
小字號

  凌晨六點,長豐縣義井鎮楊店新村居民楊俊潮正拿著大掃帚清掃房前屋后的小區道路,這是他每天早晨的“必修課”。他不是保潔員,但干著保潔員的工作。像他這樣,每天自發幫忙打掃衛生,給花草苗木澆水、除草的居民大有人在。

  走進新村,隻見一排排的二層小樓,獨門獨院,或1戶,或2戶,最多的4戶一棟,一共18排、59棟。新村建有安置新房208套,面積有81平方到178平方六種房型。房子清一色的外觀,而庭院內裝扮不一,有的擺放石桌石凳,有的搭建假山魚池,有的栽上鮮花綠植,既能看出統一規劃,又能體現各家特色。一條條干淨整潔的大道,四通八達,地面上看不到一個煙頭,一片紙屑。庭院外栽種了桂花樹、紅葉石楠、薔薇等苗木。在苗木下方和小區空地,又撒上了格桑花、百日草、月見草、蜀葵等10余種花草種子,一共完成了約15畝的綠化面積。

  小區裡一棟房屋的外牆上張貼著捐款光榮榜。新村業委會短短半年時間不到,已經組織了兩次捐款,第一次是96人、27400元,第二次是131人、50500元,可謂人人參與。這些錢,業委會都有專門的人負責管理和使用,錢、賬分開,業主審核。買音響、鑼鼓、笤帚、花草種子等,都從這裡面支出。近日,還組織召開了業主會,會議決定拿出部分錢款來給后期澆水、間苗、除草的義務出工人員每人每小時10元的高溫補貼。

  楊店村黨總支學習借鑒“六尺巷六步走”調解工作法,指導新村成立了以黨員群眾代表為成員的業主委員會,由新村業主委員會負責新村的日常管理工作,回應居民訴求,化解矛盾,大力發揮村民自治作用。

  新村業主委員會,有自己獨特有效的管理方法。業委會主任是以前楊店村的老書記,有30年的基層工作經驗,有堅實的群眾基礎,其他成員也是本地有威望、號召力強、有奉獻精神的黨員或者群眾。不管是捐款捐樹,義務出工,還是調解鄰裡糾紛,業委會對所有業主都按照一視同仁,有求必應的原則辦事。

  值得一提的是,在增減挂項目開工前,為了監督房屋建設質量,新村群眾通過大會選舉了村民監理,負責設計圖紙的確定、分房和矛盾協調處理。“先分后建”的舉措,杜絕了后期分房難的問題,提高了群眾監督自家房屋質量的積極性。

  楊店新村發生的這些變化,經歷的這些事情,這得益於楊店村黨總支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大大增強了村民自治意識和參與村級事務管理的主動性。楊店村黨總支從村情實際出發,經過不斷摸索和深化,推出村民自治“1+1+1”工作法,即“一個黨總支+一個業主委員會+一群義務服務的居民”,推動實現“村民自治”升級,提升基層治理效能,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

  近年來,長豐縣義井鎮通過省級和美鄉村建設、生態宜居村庄整治、增減挂項目等一系列措施,提升人居環境。楊店村以打造“淨美小鎮”為契機,在新村試點,深入打造“新村業主委員會”品牌,圍繞鄉村治理、和美鄉村等方面,厚植“義家人”文化,規范自治管理,增強干群凝聚力。楊店新村的探索,為鄉村振興中的基層治理提供了可復制的經驗。鎮內其他村居紛紛向楊店學習,已在杜崗、車王、紅橋等村相繼成立業主委員會。(張淑蘭)

(責編:蘇恆、金蕾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