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縣區傳真

潛山:河湖蝶變繪就幸福新畫卷​

2025年05月13日09:54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沒整治前,這裡雜草叢生,是放牛放羊的地方,蚊子虫子也多。”提及曾經的魯坦河,潛山市源潭鎮友愛村村民董金明連連搖頭。而如今,這條母親河卻搖身一變,成了山清水秀、百姓早晚休閑的好去處,被親切地稱為“幸福之河、健康之河”。這一華麗蛻變,正是潛山市創新推出“13422”河湖治理管護新路徑,縱深推動河湖管護治理提質增效的生動縮影。​

“近幾年來,我鎮為提高魯坦河鎮區段防洪能力和提升河道顏值,謀劃實施魯坦河北側生態修復工程,打造魯坦河濱水生態廊道,改善沿線水環境和人居環境。”源潭鎮農業農村服務中心工程師齊正國介紹道。下一步,源潭鎮將繼續推動鎮域內所有河流的生態治理,提升全流域防洪標准,打造休閑節點廣場,融入水文化,釋放濱水空間,構建“水經濟”體系,釋放母親河的生態與經濟紅利。​

在潛山市,像魯坦河這樣的蛻變並非個例。龍潭鄉萬澗村楊家老屋的河道也曾面臨諸多問題。早年因河道狹窄、護岸破損,部分河段淤塞嚴重,水質下降,生物多樣性減少,臟亂差的河道環境與古村落文旅定位嚴重不符,制約鄉村旅游發展。“以前居民生活用水、農田灌溉都靠這條河,但暴雨季節,特大山洪容易對良田和房屋造成傷害。”龍潭鄉萬澗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楊曙明回憶道。​

為打造“宜居、宜業、宜游、宜養”的四宜村鎮,探索“傳統村落保護+生態價值轉化”新路徑,龍潭鄉依托政策,爭取省級生態修復專項資金,啟動古村落保護與鄉村振興規劃,將河道治理列為重點工程。該項目總投資100萬元,建設魚鱗消力堰、三弧消力堰、漿砌塊石護坡等一系列工程,沿河新增休閑廣場和健身步道。如今,這裡不僅是村民休閑健身的熱門場所,更成了游客打卡地。​

​ 近年來,潛山市立足潛水、皖水等流域資源優勢,探索建立“兩山”轉化循環機制,加大水文化宣傳,營造節水愛水氛圍,注重“水旅結合”,實現景觀鏈、文化鏈、產業鏈“三鏈合一”,以河湖長制能效提級促進全域旅游和鄉村振興雙提升。正如潛山市水利局河湖長制工作科工作人員宋佳瑜所說:“幸福河湖建設強調人與自然的共生關系,水文化是幸福河湖的靈魂。打造水文化,能重構人水關系,凝聚生態治理共識,激發公眾參與主動性。”​

從“隱患河”到“幸福河”,從傳統村落的困境到鄉村振興的樣板,潛山市的河湖治理實踐生動印証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一條條河流的蛻變,重塑生態底色的同時,也流淌出鄉村振興的無限可能,繪就出一幅幅幸福新畫卷。(張金保 楊晗 潘藝)

(責編:黃艷、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