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縣區傳真

宿州市“三位一體”推進綜治中心聚勢賦能

2025年05月12日08:55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近年來,宿州市為進一步提升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以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為抓手,聚焦陣地建設、科技賦能、服務升級和機制完善,著力構建“一站式受理、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的基層治理平台,為人民群眾營造平安、和諧的社會環境。

“建”平台,強化力量資源整合

陣地建設標准化。立足新形勢下經濟社會矛盾風險復雜多元的實際,建設集信訪接待、多元調解、訴訟服務、行政復議、法律服務、心理咨詢等多功能於一體的服務中心,進一步規范統一標識標牌、功能分區和制度流程。“一站式”全量受理群眾反映的矛盾糾紛化解等各類訴求,構建矛盾化解“1+N”協同治理格局。

力量整合多元化。統籌公檢法司力量,採取“重點部門值班常駐、涉事部門隨叫隨駐、一般部門輪換入駐”的方式,推動行業部門協同發力。完善群眾訴求的登記、受理、轉辦、辦理、反饋等工作規范,推動入駐部門按照調解、行政裁決、訴訟、法律監督的“路線圖”,實現矛盾糾紛化解法治化、多元化。目前,各縣區綜治中心均已完成政法、信訪及有關行政部門常駐,並邀請人民調解員、心理咨詢師等力量入駐。

智慧賦能高效化。充分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社會治理模式,依托“雪亮”工程,整合各縣區社會治理信息化資源,研發數智化治理平台,實現登記矛盾糾紛事項全程語音錄入或拍照自動填寫,一鍵生成“三單兩函”(受理告知單、轉送交辦單、結果告知單、工作提示函、風險預警函),通過一張圖展示轄區矛盾糾紛和社會治安形勢分析。

“優”服務,推動治理功能聚合

矛盾化解在源頭。以綜治中心為中樞,深入推動訴源、警源、訪源“三源共治”。今年以來,通過“三源共治”路徑指派化解重大疑難或高風險矛盾糾紛365件,調解訴前糾紛3585件,化解矛盾糾紛類警情41423件,辦結初信初訪995件,初信初訪事項一次性化解率達96.68%,高於全省平均水平。進京訪、去省訪人次分別同比下降38.3%、19.2%,實現階段性降量退位。

風險防控在前端。建立動態摸排機制,摸排精神障礙患者、安置幫教人員和罪錯未成年人等十類重點人群共6萬余名,建立風險庫,明確責任清單,嚴防脫管漏管。緊盯醫院、學校等人員密集場所開展風險隱患排查,今年以來,發現安全隱患161個,推送整改109個。針對56件高風險警情、訪情,市綜治中心跟蹤督辦,第一時間核查處置、落地查人,未形成現實危害。

服務群眾零距離。以網格化服務為抓手,推動網格服務成為基層治理的橋梁紐帶。全市以小區(村)為基本單元,科學劃分三級網格1.3萬個,配備專兼職網格員1.6萬名。充分發揮網格員人熟、地熟的優勢,圍繞婚姻家庭、鄰裡糾紛等重點領域矛盾糾紛進行入戶排查化解,及時將群眾反映的問題化解在網格內。今年以來,全市基層網格調處矛盾糾紛16307件,最大限度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

“強”機制,促進工作體系融合

建立研判預警機制。依托縣級綜治中心,推動轄區相關部門和基層單位加強矛盾糾紛和社會治安風險排查,並逐一研判風險等級,建立市級風險庫。市委政法委牽頭網信、公安、信訪等有關部門定期研判整體形勢,查找問題短板,研究改進措施。對排查發現的矛盾風險和社會治安風險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強化預測預警,及時推送有關方面加強源頭預防。

完善協調調度機制。綜治中心高效實體化運轉,一體推進苗頭風險化解、“三源共治”等工作。對各類矛盾糾紛預防化解和社會治安風險防控重點工作落實情況,做到實時跟蹤、動態掌握,建立完善提示、催辦、反饋等工作制度。堅持每周動態調度、每月專題推進,重要節點每日統籌調度,推動形成維護穩定工作合力。今年以來,共制發工作專報11期,工作通報3期。

強化督辦問責機制。建立約談通報、挂牌督辦、重點管理、“一票否決”層級遞進的責任督導追究機制和重大案事件復盤倒查制度。對影響重大的命案、群體性事件等,督促職能部門查清是否存在履職不到位的情況。(嚴鵬 汪洋)

(責編:歐愷、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