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山花山區:當好群眾“服務員” 按下項目“快進鍵”
湖北路過江通道項目塘西段征遷工作穩步推進

近日,湖北路過江通道項目塘西段征遷指揮部向居民發放首批征收補償款。這標志著該項目取得了實質性進展,為征遷戶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福祉。一位居民拿著補償款存單高興地說:“順利拿到補償款,我感到很踏實,房屋已騰空,最近准備搬家。”
湖北路過江通道項目是馬鞍山市為提升民生福祉而開展的重要項目,對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環境意義重大。該項目花山段西起恆興橋北,沿恆興路往南至寧蕪鐵路,涉征1623戶住宅、30家企業、113戶個體經營戶,拆除面積約25萬平方米。其中,塘西段涉及恆興路和205國道沿線695戶居民、16家企業、52家商鋪,保障群眾合法權益是塘西段項目組的工作重點。
征遷工作,政策是關鍵,透明是保障。今年4月下旬征遷工作啟動后,塘西段項目組組織多場群眾見面會,發放《致居民的一封信》,詳細解讀政策、補償標准和安置方式等內容,幫群眾明明白白算賬。面對群眾提出的各種問題,項目組工作人員有問必答,以政策為依據、法律為准繩,換位思考解答疑慮,讓群眾心中有數、征遷無憂。家住鐘村社區的70歲居民鄧女士選擇了住宅貨幣化安置激勵。“他們把政策講得一清二楚,服務也非常周到。”鄧女士說道。
當好群眾“服務員”,項目組工作人員主動登門拜訪,傾聽群眾想法,詳細記錄、梳理群眾的需求。對於轄區內行動不便的老人和殘疾人等特殊群體,項目組安排專人上門講解政策、協助辦理手續和簽約服務,真正做到了“保姆式”幫辦代辦。享有前鐘村的房屋產權、現住金橋雅苑的居民王先生因病臥床,項目組工作人員帶上打印好的協議上門簽約,王先生感慨道:“修建過江通道是為了方便人們出行,我們肯定支持、積極配合。”
規范操作是保障群眾權益的基石。塘西段項目組始終將“陽光征遷、規范操作”原則貫穿工作始終,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和政策要求,制定詳細征遷流程和規范。房屋評估由專業第三方機構負責,結果及時公示﹔簽約環節在專門場所進行,專人審核材料,確保符合政策﹔建立嚴格檔案管理制度,妥善保存文件資料,讓征遷工作全程公開透明,接受群眾監督,讓群眾放心、安心。
按照全市安排部署,花山區委、區政府統籌協調、整合資源,抽調各部門精兵強將成為項目組成員。征管中心負責整體規劃,財政部門及時撥付征遷資金,司法部門做好政策宣傳和糾紛調解,街道積極發動社區干部、黨員群眾等力量參與工作,下好一盤棋、擰成一股繩,為項目的順利實施提供了堅實保障。(記者 季晨辰 通訊員 陳蕾 謝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