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26萬人次!“五一”肥東文旅“熱力全開”

這個“五一”假期,安徽肥東聚焦近郊游、親子游、文化游、鄉村游,精心打造特色消費場景,舉辦豐富多彩的文旅活動,文旅市場呈現供需兩旺的繁榮景象,吸引了大批游客前來打卡體驗。
文化IP賦能,沉浸式體驗受追捧
“給我一日,還你千年。”“五一”期間,處於公示期的國家4A級旅游景區包公故裡文化園推出了“宋韻游園,包公探秘”主題活動。包公斷案情景劇、《包大人有約》互動演出、宋服巡游、“跟著劇本游景區”等沉浸式體驗項目,讓游客穿越千年感受宋韻文化。同時,景區還設置了國粹工坊手作體驗、傳統游藝互動、清風市集等特色項目,實現文化體驗與休閑消費的完美融合,共接待游客量超2萬人次。
“漫步僑鄉,遇見非遺。”這個“五一”假期,“安徽第一僑鄉”所在地的江淮僑鄉﹒六家畈景區,推出了“五一時光﹒潮玩僑鄉”主題活動,簪花體驗、飛行體驗、釣龍蝦等互動項目吸引眾多家庭游客。旗袍秀、王氏美食藝術、陳氏太極展演等非遺展示活動,讓游客在游玩中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實現旅游收入約42萬元,展現出文旅融合的強大帶動力。
新場景引爆,消費活力再升級
“龍蝦佐非遺,越夜越精彩。”夜幕下的安徽省首批商文旅融合發展集聚區撮街,一邊是麻辣小龍蝦帶來的市井歡騰,一邊是非遺火花展現的千年絢爛,游客在鮮香的煙火氣中觸摸文化脈搏。這個假期,撮街舉辦了龍蝦啤酒節、戲曲進街區和花火大會系列活動,為游客打造了一場精彩絕倫、貫穿視聽味覺的文旅盛宴。輪番上演的火壺、火刀、火棍、噴火、碳花舞、“打鐵花”等十多項傳統技藝,讓游客在感受傳統文化魅力的同時,也為非遺的保護與傳承注入了新的活力。活動共吸引24.8萬人次的游客打卡,帶動整個景區實現營業收入723萬元,同比分別增長14.81%和125.94%,創歷史新高。除此之外,新晉評選的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文化生態園、馬橋、鳳凰井等“撮鎮十景”同樣成為游客打卡的新寵。
“這種形式太棒了!”來自合肥的參賽者王先生興奮地表示,“一邊運動一邊欣賞美景,還能參與文化活動,完全顛覆了傳統登山體驗。”這個假期,素有合肥近郊第一高峰之稱的浮槎山景區,成功舉辦了2025年肥東縣首屆登山健身大會,在青山綠水間點燃全民健身新熱潮。活動以“登山打卡+文化體驗”為特色,讓游客在登山過程中參與減脂挑戰、山野音樂會、宋服巡游、詩詞對答等文化活動,享受運動快樂、飽覽自然美景、收獲不同的文化體驗。據統計,“五一”期間,景區共接待游客近5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約36萬元。
多元業態激活全域旅游
“11間客房全部住滿。”位於巢湖北岸的西湖印象民宿負責人高興地說,“我們推出的烤全羊和自助燒烤活動,深受游客喜愛。”
這個“五一”假期,肥東縣的旅游民宿市場持續火爆,西湖印象、花朝季﹒鮮花小院、畈塘﹒拾伍舍等民宿呈現“一房難求”的盛況,棋盤石書院吸引就餐游客約1500人次,實現銷售收入12萬元,“住下來、慢下來”正成為肥東旅游的新名片。
此外,途居合肥包公源露營地“五一游園會”成為親子家庭熱門之選。美式飛盤、趣味套圈、摸魚捉蝦等活動趣味十足,讓親子家庭樂享歡樂時光。藍山灣木藝小鎮抓住親子游新需求,推出高空玻璃棧橋、彩虹滑道等30余項娛樂項目,驚險刺激與歡樂暢快並存,為親子游客帶來豐富體驗。東方歡樂谷以五大經典兒童劇目打造童話王國,讓孩子們沉浸在奇幻故事中,開啟夢幻之旅。正值盛花期的徽州國際牡丹園內,牡丹斗艷、綠竹吐幽,同步開放的恐龍樂園、川劇變臉等趣味項目,與自然景觀相得益彰……
從新場景到新體驗,一個個活力迸發的文旅項目,共同勾勒出肥東全域旅游新格局。整個“五一”假期,肥東縣文旅市場穩中有進,共接待游客約78.26萬人次,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21%,實現旅游綜合收入約2.28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2%。(彭紅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