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養老金融高質量發展明確“規劃圖”

養老金融事關大家的養老“錢袋子”,是老有頤養的“硬支柱”。近日,省委金融辦、省民政廳、人民銀行安徽省分行、安徽金融監管局聯合印發《關於促進養老金融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圍繞完善養老金融服務體系、強化養老產業支撐、優化老年群體金融消費環境等方面提出十項具體舉措,旨在加快完善安徽省養老金融體系,鼓勵金融機構持續加大養老金融資源投入,服務銀發經濟、健康和養老產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安徽省持續深化養老金融改革,截至一季度末,全省累計發放養老產業專項貸款132.26億元,同比增長277.89%,創新適老金融產品552款,惠及老年群體超480萬人次,“惠民保”累計參保230萬人。
此次出台的《若干措施》聚焦人口老齡化趨勢下的多樣化需求,著力構建多層次、全周期的養老金融體系。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鼓勵金融機構創新信貸產品、拓寬融資渠道,支持探索創建廣德養老金融示范區,打造標杆﹔針對養老保險體系建設,明確將優化企(職)業年金政策,推廣差異化個人養老金產品,並探索商業保險年金與長期護理保險融合發展,增強老年人風險保障能力。強調通過“保險+醫養”“保險+社區”等模式整合資源,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養老服務中的應用,提升服務質效。
在支持養老產業發展方面,《若干措施》提出建立“白名單”融資機制,依托信用服務平台搭建養老產業融資專區,引導銀行、基金、保險等機構加大投入。同時,鼓勵政策性產業基金、政府專項債券及REITs等多元化融資工具支持養老項目,降低企業融資成本。針對老年群體金融需求,要求金融機構優化支付便利化服務,推廣社保卡“一卡通”場景應用,並為特殊群體提供上門服務,保障資金安全與繼承便利。
此外,為防范風險,安徽省明確加強養老機構預收費監管,建立非法集資監測與應急處置機制,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通過政策激勵與評估引導,形成“政府—市場—機構”協同發力的養老金融生態。(記者 何珂)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